《北京的金山上》教学设计教学理念: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语言,是人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当代社会,各方面条件日渐丰富,孩子们有一样东西却似乎渐行渐远,那一种叫做“快乐”。我们应该很高兴也很荣幸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快乐,让我们将快乐传递,让快乐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音乐课堂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快乐。教学内容:《北京的金山上》课型:综合课教材分析:音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是感知性的艺术,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特点,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了解藏族音乐风格与文化。本课将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授课教师:刘德强年级:五年级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等。教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了解藏族音乐风格与音乐文化。2技能目标:学生能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学习上波音及藏族歌曲振谷唱法。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欣赏藏族舞蹈《弦子舞曲》,学生了解和热爱藏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学生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教学难点:歌曲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学习与基本掌握上波音及藏民族振谷唱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教师微笑走入教室,了解班级情况与特点(学生回答),用亲切的语言,适时表扬学生与集体,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师生一起微笑,拉近师生距离。2观看学生是否做好课前准备与良好坐姿,及时调整与纠正。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是一堂课的基础,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与“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哪怕只是小的进步。教师及时对课堂常规进行有效加强,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更大的进步。二《走进西藏》ppt导入1教师课前制作《走进西藏》简易ppt,学生简单了解西藏地理环境、人口、风俗、服装等特点。2教师设问:老师发现同学们观看都特别的仔细、认真,谁来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北京的金山上》设计意图:音乐不是脱离现实独立存在的,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造就了每个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了解西藏相关文化,有利于更好的了解西藏音乐文化,为学生体验感受藏族民歌高亢嘹亮音乐特点做铺垫。(简单概括与了解,学生总结,发挥学生主体性。)三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特点。教师设问:谁来告诉老师听完歌曲《北京的金山上》,歌曲有什么特点?→声音有什么特点?→藏族民歌声音特点:高亢嘹亮。→藏族歌唱艺术家:才旦卓玛。教师总结: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所以西藏民歌形成了高亢嘹亮的音乐特点。(设计意图:音乐本身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仅仅限于听完音乐后的感受,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理解感受藏族音乐。)2复听歌曲《北京的金山上》,随音乐默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节奏与旋律,体会歌曲情感。教师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是一首藏族民歌?(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音色等分析)呃,巴扎嘿!歌曲的名字是《北京的金山上》,是不是北京真的有座金山呢?谁能说说歌曲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伟大领袖毛主席,帮助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过上了幸福生活,西藏人民心存感激之心,把毛主席比作金色的太阳,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歌颂,创作了这一首《北京的金山上》。)3采用听唱法,跟音乐学唱歌曲。(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解决基本音准与节奏。)解决方案:A学生跟琴默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与节奏。B用“Lu”跟伴奏,默唱歌曲旋律。4教师弹琴,学生轻声演唱歌曲,基本完整演唱歌曲。(解决方案:教师提示演唱状态,注意声音位置,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自然的声音才是是最美的,不要模仿范唱。学习歌曲时,教师注意聆听学生声音,注意音准与节奏,结合学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