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好玩的魔术》丹凤幼儿园马红娣活动目标:1.通过看魔术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对事物的探究兴趣。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3.感受魔术带来的欢乐。活动准备:1.纸圈2.幼儿人手两份卡纸活动过程: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在哪里看到过?是谁在表演?今天老师也来当回魔术师给小朋友们变魔术,你们想看吗?(教师表演气球魔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二、引导幼儿探索“小兔子”魔术的秘密1.教师演示小兔子魔术师:这是一张普通的卡纸,是吗?现在我要把他变成一只能动能跳的小兔子,把她请出来和你们打招呼好吗?小兔子的两只长耳朵老师先把它叫出来(边说边演示)先往下撕,小兔的耳朵变出来了,小兔子两只耳朵,两只耳朵一样长,中间的往下折,然后撕掉。看得清吗?师:现在我让这两只小兔的耳朵听我的话,可不可以?找跟线,穿进去,拉出来,耳朵耳朵听我话,耳朵耳朵听我话,小兔子的耳朵怎么样啦?这边可以吗?耳朵耳朵听我话,耳朵耳朵听我话,这只兔子的另一只耳朵怎么样啦?现在我想两只耳朵一起动,可以吗?用点力气,线再拉长一点。2.猜一猜:那小兔子的耳朵是怎么动起来的?提问:你们看到老师穿进去的线了吗?引导幼儿回忆老师的演示,兔子的耳朵为什么会动呢?幼儿回答:是白色的线、透明的线。有的小朋友想试一试了,老师这里有一张红纸,你认为是什么样的,就按照你的方法试一试,看看小兔子的耳朵会不会动起来,先把他变成小兔子,撕出两只耳朵,小心点,别撕歪了。撕下的指头放到箩筐里。3.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将你做好的小兔子拿出来,把线穿进去,试一试到底能不能动呢?幼儿尝试失败,讨论老师如何让兔子的耳朵动起来。老师演示正确方法,引导幼儿探索魔术的秘密所在。其实老师将中间折下去的部分留下了一些,并用藏在后面的大拇指拽动兔子的耳朵,使其动起来。幼儿再次操作,老师给予帮助和鼓励。4.教师解密想知道吗?(看反面)发现秘密了吗?发现什么秘密了?(纸还留了一点,这是第一个秘密,难道光留了点就可以动了吗?)教师示范。还发现什么秘密了?哪一根手动的啊?(兔子耳朵动老师的手也在动)我刚刚在变的时候,你们为什么没发现我的大拇指在动啊?(藏在后面了)放在后面挡住了,所以看不见了,那你们等下再表演的时候也要把大拇指挡住了,不能让观众看见了。既然是我的大拇指在动,为什么我的另一只手要像拉线一样的动呢?动动脑筋告诉我。让观众以为真的有线在拉,其实有没有啊?(没有)这就是魔术里的假动作。好了,魔术的秘密找到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在来做魔术师,变给大家看一看,魔术的秘密不要忘记了啊,还有假动作也不要忘记呢。(老师巡回指导)魔术成功了吗?表演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秘密不给别人看见,你就是一名真正的魔术师了,做魔术师的感觉怎么样?想不想再来一个?三、纸圈魔术1.教师表演,幼儿猜测师:这是什么?纸圈中间有什么?现在我要拿剪刀沿线把它剪下来,猜猜纸圈会变成什么样的?还有没不同意见的?现在我来试一试,先在中间剪一个洞,把剪刀插进去,沿线剪会变成两个圈吗?我也不知道,变成什么啦?怎么就变成一个大圈啦?这个秘密你们自己来发现,老师喂你们准备了两种颜色的纸圈,你们自己试一试吧!2.幼儿探索,发现秘密师:你们发现秘密了吗?发现什么了?哪种颜色?(教师出示两种纸圈)仔细观察老师第一次剪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要放在后面,这就是秘密,我们要把秘密藏起来,你们以后变魔术的时候一定要把秘密藏藏好。四、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当了一回魔术师,感觉怎么样?非常厉害。魔术都有它的秘密,并且在表演的时候要做些假动作,让观众看不出来,使魔术最神奇、最精彩的地方表演出来。虽然大家都已经学会了,但还需要多多练习。哎呀,时间到了,老师要回魔法学校学习跟多好玩的魔术,下次再来表演给小朋友们看好吗?再见!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层次比较清楚,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积极性及想象力,课堂气氛活而不乱,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