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幼儿分离焦虑情绪发布时间:2013-01-04作者:王洪春单位:双流县机关幼儿园浏览次数:字号:T|T|T更多内容摘要:每到幼儿第一次上幼儿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都紧紧的抓住家长的手不肯放手,大哭大闹不让家长走。那么我们老师怎样减少幼儿分离焦虑情绪呢?本文从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满足、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营造宽松环境及游戏氛围,来解决。从而让每个哭闹的幼儿愉快的上幼儿园。关键词:减少、分离、焦虑、情绪每次在新学期,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有的孩子们紧紧的抓住家长的手不肯放开,大哭大闹着不让家长离开;有的孩子们第一天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皮,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孩子们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爸妈却发现宝宝闷闷不乐,白天食欲不佳,晚上噩梦连连。使幼儿产生了分离焦虑情绪,也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头疼,那怎样减少幼儿分离焦虑情绪呢?一、做好家访工作两三岁的孩子,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家庭,主要亲近的人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一下子离开了家庭的怀抱,离开了父母的呵护,心理不免会有担心、恐惧,缺乏安全感、依恋感。为了减少新入园宝宝的哭闹问题、解决分离焦虑。因此我们老师在幼儿入学前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一次家访。进行家访可以了解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幼儿感到格外的惊喜,同时缩短了老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消除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和朋友一样,也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如这学期我们在对托班宝宝进行家访时,首先想到幼儿第一次离开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非常没有安全感,我们便把和幼儿建立亲密的感情放在第一位,因此我们在进行家访时做到亲切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叫叫幼儿乳名,轻轻牵牵幼儿的小手与幼儿一起做游戏,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另外,我们还认真仔细观察幼儿的生活环境,如幼儿的游戏室是如何布置的,喜欢玩什么玩具等,这样我们在幼儿入园后,尽可能为幼儿营造他们熟悉的环境。还向家长了解幼儿的一些生活习惯及饮食爱好,以便教师在幼儿园做好幼儿的护理工作。通过家访,不仅了解了幼儿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更能通过沟通、玩耍与幼儿建立情感,使幼儿对老师产生良好印象,减少幼儿入园时的哭闹次数,缩短适应时间,减轻他们的分离焦虑。二、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满足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在家一般由爷爷、奶奶照看着,大小事情一律由老人包办,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是想方设法去满足,造成孩子任性、过分依赖家人、独立能力差等不良习惯。因此很多幼儿上幼儿园有很多不适应。为了让幼儿从“家”到“园”这个短暂的过度,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满足他们心理需要消除幼儿焦虑情绪,帮助他们尽快进入群体环境,尽快恢复到原来的心理需要结构层次上来。因此我们老师首先要针对刚入园的幼儿的情况,请家长把幼儿最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在自由活动是让幼儿可以玩自己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小皮球、小汽车玩具、积木等。在摆弄这些熟悉的玩具过程中,幼儿的不安情绪也随之得到了放松。在对于一些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吃、喝、睡等基本的生理要求,而是对爱的需要。因此,平时无论我们老师有多忙,总要多抽时间像妈妈一样与幼儿亲抱、交流、逗乐,尽力给予慈母般的关爱,从而让幼儿爱上你,爱上幼儿园。再如有的幼儿虽然喜欢攻击别的小朋友,可当她看见班上的其他小朋友摔倒了,她都会主动跑过去扶一把。由此可见,孩子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一方面,他们自尊心都很强,有逆反心理,看到老师生气,他们反而觉得好玩。看准了这些幼儿的性格特点,我们老师要迅速调整了自己以往的错误做法,反复叮嘱自己不管他们怎么胡闹都不要生气,而是静下心来和他们做朋友,蹲下来和他们交谈。幼儿犯错误时,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指出他们错在哪里;幼儿有什么好的表现,则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慢慢地孩子会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和喜欢老师和小朋友。三、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依恋是人与生俱有的一种情感表现,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终究要离开父母,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