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是我弟弟,我是毛毛的哥哥丹徒区辛丰中心幼儿园王静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及人们生活的好转,特别是“1+1=3”式的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青少年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胎,我们班就有四户这样的家庭。乐乐小朋友家就是其中一户。我们班乐乐小朋友家庭情况比较优越,虽然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把孩子在文化教育方面抓得很好,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为只有一个孙子对其都比较溺爱不可避免地让乐乐形成“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自理能力方面相对中班小朋友的能力比起来差了一些。所以,经过家庭的商量,他们选择了生二胎。开始的时候家里一直都想给乐乐生个小妹妹,乐乐也表示自己喜欢妹妹,但妈妈怀胎十月从医院抱回来的却是个小弟弟,这让乐乐在精神上大受打击,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因为他不喜欢弟弟,他觉得弟弟会抢走他许多东西。比如新衣服将来要留给弟弟,自己喜欢的玩具将来也要给弟弟,压岁钱要分一半给弟弟,“家产”也要给弟弟一半,尽管他还不懂家产究竟是什么。特别是以前妈妈几乎天天都围着他转,现在妈妈要“坐月子”又有了弟弟,妈妈更多时间都是在照顾弟弟,让他觉得自己被妈妈冷落了。小弟弟“抢”走了妈妈。爸爸也因为要照顾妈妈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自己,爸爸也被“抢”走了。为此,乐乐很不能接受,天天在家哭闹,不肯来上学,他怕爸爸妈妈把他丢在幼儿园,他要在家“看”着爸爸妈妈不能被弟弟“抢”走。在他看来,那个还在吃奶的弟弟就是个“小恶魔”。乐乐的态度让家里很是头疼,原本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乐乐改善性格,同时减轻乐乐将来的负担,不曾想会给乐乐带来这样大的打击。为此,乐乐的妈妈还没“出月子”就到幼儿园来找我,说他们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乐乐在家里变得更自私,不管是什么东西哪怕的小筷子、小碗都要放在自己的收纳柜里,等吃饭的时候再拿出来用,那个收纳柜里的东西全是他的,谁都不许碰。而且乐乐变得特别的敏感、易怒,一点点小事情不如他的意就大喊大叫,扔东西。还跟邻居说让他们把弟弟抱走送人。看得出乐乐妈妈很着急,也很头疼,她希望老师能够帮一帮孩子。我一方面表示很理解乐乐妈妈的心情,因为不久我自己也将做妈妈,我能非常理解和感受她现在焦急的心情。另一方面,我劝她先回家照顾好1自己和宝宝,因为她孩子“月子期”应该多休息,不能这样伤神。并且告诉他乐乐在幼儿园的情况相对好一些,虽然一提到弟弟这件事他情绪还比较激动,我会找个比较合适的时机,跟他好好谈一谈。这些天,除了教学活动,我都会安排些“小工作”让他完成,比如帮老师发给图画书、给自然角浇浇水、帮老师拿个水杯等,希望他能分散点注意力。并且在称呼上,我一直都喊他的小名,希望能跟他拉近些距离。开始的时候他还比较抵触我也不跟我说话,原因是我也是个大肚子,也会生了小弟弟就不理他。但我仍然坚持时不时的跟他搭几句话。比如: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下午想去哪里做游戏?要不要喝点水?渐渐的,乐乐对我的态度好了许多。过了几天,我突然喊他毛毛(小弟弟的小名),他猛得一回头看看,好想在寻找着什么,然后发现是我在喊他,就没好气的对我说:“毛毛是家里的那个!”我见他愿意说“家里”了,就继续问他:“那毛毛是家里的什么呀?”他假装没听见,闷头玩玩具,我靠近他开玩笑似的继续说:“哟,原来还有我们夏乐乐不知道的事情呀,连毛毛是家里什么都不知道!”乐乐一听这话,急了,大声喊起来说:“谁说我不知道,毛毛是家里的第二个小孩!”见他这个反应我乐了,继续问:“那毛毛是你的什么?”他很小声的说:“我弟弟……”问到这里我觉得够了没有继续问下去,因为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超过他的这个范围,否则对他来说是一种伤害作为老师,我应该把握好这个度!乐乐虽然情绪有些低落了,但明显这些问题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因为他没有太明显的抵触回答这些问题。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在安排乐乐工作的时候故意将名字喊成“毛毛”,他就纠正我说:“我是乐乐,不是毛毛!”我就跟在后面问一句:“毛毛是谁呀?”他会说不习惯的说:“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