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有规划地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多种方法。2、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统计记录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活动重点:能发挥想象,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活动难点:用统计的方法将自己发现的方法记录下来。活动准备:乒乓球若干、小碟子人手两个、勺子、纸杯、筷子、绳子、铅笔、固体胶、球拍、纸等。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实验设想。1、教师提出问题:怎样在不移动盘子又不用手直接碰到乒乓球的情况下,把球从这个盘子运到另一个盘子里呢?幼儿将实验设想记录在“我的办法”一栏,然后与同伴相互交流。二、充分利用材料,动手实验操作。1、幼儿实验并记录:“活动室里有许多的材料,你们可以自己先根据想到的办法找一找,试一试把结果记录在操作纸上。”“选了一种方法后,你还可以试试其他的材料,方法越多越好。”2、教师适当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要碰到球。3、交流实验结果。(1)幼儿讲一讲:你用了那些方法?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2)教师记录幼儿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其他幼儿帮助解决。(3)引导幼儿发现:两个材料协助可以运球;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运球。三、初步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法。“怎样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们一组一共用了哪些方法?”启发幼儿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提出小组记录要求:统计要全面;相同的方法只要统计一次。四、游戏“运球比赛”1、引导每组幼儿在统计的基础上选择一种又快又好的运球的方法。2、每组推选1名选手运用选择的方法进行运球比赛。活动后序:在活动中,孩子们使用的材料都是他们身边常见的日用品和生活用品,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但是却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稍加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材料是有层次的,有些材料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直接运球,像杯子、夹子等能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我们也提供了一些需要孩子动脑思考才能实验成功的材料,像绳子、铅丝等,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