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2页教学目标:1、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理解“平均分”。2、独立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法的多样性。3、培养合作意思,在操作中感受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法:动手操作,在操作中领悟知识。教具:圆片、挂图、小木块。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导入: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上山摘桃子,两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2、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体验平均分的意义1、请同学们帮它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2、小组合作用圆片代替桃子边摆边说。3、让学生派代表在小黑板贴上8个桃子图片。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都是4个。4、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时常会遇到分得一样多和分得不一样多的情况。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公平?板书:同样多5、请同学们分小棒,同桌合作,把桌上的6根小棒,分成同样多的2堆。三、巩固练习,能力提高1、圈一圈,填一填: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3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学生代表说说“平均每盒放几枝”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题意后,再自己独立完成。第3题学生拿出彩笔来画一画。2、教师出示相关笔记本图:(1)8个笔记本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4位同学,9个笔记本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4位同学。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剩下的还能不能再分?(2)学生同桌合作,学生代表汇报。四、实践应用:1、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5题:飞走一半后,还剩几只?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汇报。3、下课后,请同学们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板书设计:分桃子同样多平均分教学反思:本堂课,我在教学中创设了一个多层次的教学情境,不但有效地激活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很好。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习,缩短了从认识到抽象的距离,情趣盎然。教师如何合理应用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征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