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浅说汤清明每个人都渴望生存在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温馨、和谐的环境中,每个人都渴望寻求到一块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这亦或是我们倡导的文明礼仪吧。学校是一块文明的净土,在这块文明的土壤中,播撒文明的种子,培育文明的花蕾,收获文明的希望。这是建设安全、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便成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班主任,为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和建成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我做了哪些努力呢?一、宣传动员,舆论引导利用班会、黑板报、专栏等形式大肆宣传,使学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的做法和要求,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貌是文明进步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利用活动课专门开展诸如“学校的礼仪”、“家庭的礼仪”、“待客的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社会交往的礼仪”等专题课。介绍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规范。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起到了的明理导行的作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二、榜样示范,正面诱导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也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和?”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因而我在平时的日常班级管理中十分重视榜样的师范教育作用,我通过三个方面给学生作示范。为人师表做示范。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每次走进教室,我会亲自拾起地上的垃圾,每次走到卫生角,我会把凌乱的垃圾规范到垃圾桶里面;以良好的仪表风范面对学生,当学生向我问好时,我一定会点头或招手且面带微笑向学生问好;当我错了敢于打破师道尊严,勇于向学生道歉。这尽管是小事,但体现出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先进人物示范。我们在班级中经常开展学雷锋、学先进人物活动,还从身边选出了我们班的优秀代表何学金,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文明礼仪之星示范。每周一班会课都对上周各方面的典型实例作总结,评选出礼仪之星,接受同学鼓掌激励并在班会上予以表彰。三、学科教育,礼仪渗透为了使学生能懂文明,讲礼仪,守规范,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从课程中安排出一定的课时专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和我一起编写“文明礼仪细则”,并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礼节、礼貌要求的认识,不断修整学生的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可结合课堂常规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激情育意的作用。四、家校合作,形成共识我所任教的班上,独生子女多,许多家长“溺爱”孩子心重,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观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孩子养成任性、霸道、不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多学生,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不少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在学校外随心所欲、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针对这些现象,我配合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送文明礼仪知识读本、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动员家长和学生一起学礼仪,把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积极开展家访活动,多渠道与家长交流、沟通。我尤其重视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建立密切的家校关系,让他们成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这样充分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共识,同时学生也得到了有效的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活动,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