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镜头里的思考VIP免费

小镜头里的思考_第1页
1/3
小镜头里的思考_第2页
2/3
小镜头里的思考_第3页
3/3
小镜头里的教育思考镜头一时间:语文课堂上地点:四年级教室人物:语文老师、学生星期三第一节课,我来到四年级一班教室进行常规听课,我有些官僚,事先没有和上课老师沟通,只是上课前半小时给班主任告知一声。进入教室,学生们精神饱满,齐诵诗词,声音响亮、整体,课堂在“老师好”“同学们好”的师生问好声中开始了。这是一节作文修改课,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利用电子白版出示上课内容——修改主题:中秋节(1.叙述中秋节的由来以及晚上月光下的美景;2.描述中秋节当天发生的趣事的原因、经过;3.对中秋节的感受。)学生浏览后,教师循循善诱地开始讲解作文修改要求,从文章结构(景、中秋节的传说——中秋夜趣事的原因、经过——自己的感受)、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都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述,最后还就结构中的第二部分要写详细做了强调。接着教师还出示了幻灯片——中秋由来、相关传说、描写中秋的的句子、成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出声读、默读)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合作——交流作文,并修改作文。同学们很自然地分成了学习小组,我全程跟踪了一个小组。这个小组是由5个同学组成,小组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组长的带领下,5人逐个读了自己的作文,每读完一篇,就有一个爱发言的同学发言,这个同学对三个同学的评价是“月光下的美景没有写”,对第四个写月景的同学的评价意见是“没有写感受”。其实这个同学写了,原话是“我多想看到这美丽的月夜啊!”第二个阶段:商量干什么。读作文完成后,有一个同学提议“我们说说以前的中秋月夜吧”“说起来好舒畅,写起来很坎坷。”意见没有统一,这个建议暂时搁置,小组转入思考状态。第三个阶段:小组长提议,那我们就改作文吧,爱发言的小女生赶紧说,我说说我老家的月夜美景:月亮照在田埂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沙,银沙对着风儿滚动,原来是刀郎在翻滚。里一个女同学也不甘示弱说:“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周围的星星不是很稠密……”课堂的第三个环节是展示交流。接下来,是全班交流,有三名同学被老师指名读自己修改过的作文。这三名同学的作文很符合作文要求的三部分结构,而且把第二部分当作重点来写,学生笔下的月夜景色很美,还有中秋节的相关传说,其余学生在欣赏之余也提出了修改意见。一节作文修改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结束了,同学们按照要求修改、交流了自己的作文,面向全体的基本学习目标达成了。那些学有余力或者基础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小组中也得到了展示机会,找到了自信。我个人觉得那个在小组学习中爱发言的女同学,她不仅评价了每个同学的作文,锻炼了自己的分析、甄别能力,还抓住机会美美的展示了自己的语言才能,说不定未来的女作家就有她的份。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只要给予他们恰当的时间和科学的方法,学习目标就会在他们自己的磨合中达成。教师,该放手时就该放手。镜头二时间:数学课堂上地点:四年级教室人物:数学老师、学生第二节课,我又在这个班听了一节数学课。这节课的课题是“线的认识”,是一节复习课。这节课分三个部分完成的。课堂第一部分:复习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首先是认识线段——直观感受线段(教师板画,学生观察、口述)、线段的读法(教师强调准确用词如线段AB“或者”线段BA,中间的“或者”不能说成“还”)、认识线段的特点(两个端点)。同法师生一起回顾了对射线、直线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是这一环节的独特风景,对整个复习过程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诸如:“我来补充”“我邀请@@@同学补充(指导)”“请问大家我画(说)得对不对”“我觉得你应该……”“我邀请大家读一下这段话”“我说的对不对”等等。简单的对话常用语,为学生的课堂发言起到了破冰开道的效果。课堂的第二部分:巩固练习。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出示的练习题,形式只是填空、判断,很常见,消除了学生做题的惧怕心理。但整个习题的设计可谓是用心良苦,要完成真需要费些心思。为了帮助学生完成练习任务,教师创设的轻松环境又成了这一环节的亮点。诸如规定做题规则:按小组顺序依次当众回答,小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镜头里的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