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模式教学心得郁文美本学期我校实施“三学”模式教学,我认真学习、研讨“三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近一学期的探索与研究,我深刻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意义,也欣喜地看到了这种新的数学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给数学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一.“三学”模式的贯彻本人通过依托集体备课日,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精心编制适合“三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质量的导学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预习问题。让学生课前完成学案,我及时进行批改。课堂上将错得多的进行评讲。整个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方法,以小组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任何一节课的教学,我都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导入新课的,有时是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有时是新旧知识联系的复习。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引出课题。在引入新课之后,引导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针对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先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然后再通过组内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主动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我在各学习小组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上需要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点评、补充,并组织各学习小组对拓展应用题进行操练。认真对待每周一次的小题训练,试题都题是上周作业中的错误题。二.教学成绩在运用“三学”教学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相互解决疑难问题的学习好习惯,学习数学的气氛相当浓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强了师生、生生合作的能力。随着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信这种好习惯将伴随他们一生,这种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将有益于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在每周的小题训练中绝大部分学生能考出好成绩,基本知识掌握得较好,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三.存在的问题“学案导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真正这样去做,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浪费时间,因此有点敷衍应付,收效甚微,没有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预习题的形式单一,导学时教师还是有点不敢放手,讲得太多。学生讨论时间不充分。四.改进措施和注意点1.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采用个别辅导方式,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近距离感受老师的真诚与关心。2.每节课提出的问题要形式多样化。3、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4、不要忽视这种教学中老师的作用。5、不是每节课都适用学讲稿。要针对不同的课题具体来认真研究学讲稿。6、开始预习回答最基础的定义,最基础的原理,题目不要过大,也要脱离学生的认知规律,检测预习效果时,要引导,要标准化,基础检测要求全部学生完成,拓展训练。淡化概念,只要会判断,要学会降低难度,不要把知识刻意集中到一起。总在我们将继续研究、继续探索,使得“学案导学”更科学、更客观、更完善让“学案导学”功能更大程度地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