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意性发挥一直以来,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挥之不去的随意性令我十分烦恼:分明设计好的教学环节,我往往会因为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有趣的问题,甚至是因为课堂上的一些偶发事件而扯得很开,导致后面的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造成拖堂或留到下一节课去完成。我不断寻求克服课堂教学随意性发挥的好办法,在不断探索中,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些这样的问题,让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或将要出现)随意性发挥时想起,以利于更好克服课堂教学中随意性发挥的毛病。“你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学生们爱不爱听,能不能接受?”如果只是一味地满足教师自我而让学生听得累,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是于学生根本无益,那就犯了教师好表现的错误。“你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能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凡事得讲个“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时间紧,一不留神就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是关键,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发挥只是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你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有把握讲得透、讲得正确否?”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很多时候随意性发挥是没有认真备足课的,全凭教师平日里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个人见解。如此随意性发挥,一不小心某个话题讲错了或讲偏了,那真是害人害己,即便是没讲错,但只能讲个冰山一角,弄出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自己也会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吊学生味口,招致学生“逼宫”,有悖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你将要展开的教学内容会不会严重影响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是必须清醒地问自己的。如果一个与教学目标联系不很紧密或根本就没有联系的话题让你扯个没完没了,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那么,即使你讲得天花乱坠形同说书,那又能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呢?要么,你可以改行从事曲艺什么的职业。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随意性发挥的现象在很多教师身上都存在,尤其见于日常教学中,上公开课、竞赛课、示范课,教师会刻意加以控制。教学中随意性发挥不能等同于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是教师课前充分预设的产物,是紧紧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存在教学中随意性发挥的原因很多,既有传统教学中根深蒂固的“灌输”,又有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迥异,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要还课堂给学生,就要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才能更好地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才能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随意性发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