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偏旁“八”和“鸟”。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疑问语气。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背诵,会读本课12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尾巴。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启发诱导法,创新诵读法教学准备:1.猴子,兔子,公鸡等动物的图片。2.学生自己搜集动物尾巴的用处。3.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设计:1.,会认12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按老师要求读课文。3.做“找朋友”的游戏。4.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阳光灿烂,森林里特别热闹,因为小动物们在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能告诉老师它们进行的是什么比赛吗?明确:比尾巴大赛。(趁机进行生字教学,比尾巴的巴为轻声,并示范轻声读法。)那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比赛现场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二,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朗读课文。1.请同学集体朗读课文,找出来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都有哪些?明确: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2.请同学观察,有没有发现课文一、三节后的标点有什么特点?明确:都是问号。讲解,问好表示有疑问,要读出自己的疑惑,句末语调要上扬。并进行范读。范读后同学们模仿老师读好疑问语气。3.学生分节朗读。男生读一三提问的两节,女生读二四回答的两节。读完后男女生互相点评对方的朗读。4.学生分句朗读。女生问一句男生读一句。读完后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5.老师交给大家动作,带着动作读一遍。明确:猴子尾巴,大家双手张开做长的动作。兔子尾巴,大家双手张开几厘米做短的动作。松鼠尾巴,大家双手搭在头顶,做伞的动作。公鸡尾巴,大家手从头部开始做弯曲的动作。鸭子尾巴,大家两手掌相对合并做扁的动作。孔雀尾巴,大家两手竖起大拇指做赞美的动作。(二)尝试背诵课文。1.请同学起立,带着动作尝试背诵。2.活动记忆,人文教育。在同学闭眼背课文时在黑板上张贴没有尾巴的动物图片。创设情境,动物们参加完比尾巴大赛后都比较骄傲,丢了自己的尾巴,没有尾巴的它们很丑,也很伤心。老师在森林里捡到了动物的尾巴,可是老师现在也分不清哪个尾巴是谁的,请同学们给它们贴回去。请同学们上讲台给动物贴回尾巴。趁机进行人文教育,教育同学们即使得了奖也不能骄傲。只有谦虚的人才能不断进步。3.请同学们再次带着动作试背课文。三.学习生字(一)生字讲解多媒体课件出示“巴“”把“请同学比较记忆。同学会提出给”巴“加上提手旁就成了”把“,同样出示“公”“松”请同学比较记忆。归纳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的生字加上或者去掉偏旁就变成了一个新字。出示“鸭”的课件请同学介绍自己的记忆方法,并介绍“鸟”字旁,让同学介绍更多鸟字旁的字,同学会反馈鹅,鸡等,请同学以后识记生字可以从偏旁大胆推测,鸟字旁很可能是家禽。同样的方法识记“猴”。同学分享自己识记其他字的方法的识字方法。老师进行及时补充,比如同学们不知道如何识记老鼠的鼠,老师提醒一个小老鼠拖着长长的尾巴偷了四粒米。对同学们的识记方法及时进行鼓励。(二)“找朋友”游戏巩固拿出写有拼音的树叶卡片,发给一二组同学,以及写有词语的苹果和花朵卡片发给三四组同学。请拿拼音的同学站在讲台上大声喊“我的朋友在哪里?”请同学找到对应的词语并站在拿拼音的同学旁边大声回答“我的朋友在这里”等同学找完朋友,全班没有参与活动的同学齐声朗读这些词语。再交换,请拿生字卡片的同学来呼喊朋友,拿拼音卡片的同学来回答。四、作业布置1.认读课后生字。积累认识生字的方法。2.搜集动物尾巴的作用。3.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动物尾巴的特点,也知道动物的尾巴都很漂亮,其实动物的尾巴有很多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二、探究文中动物尾巴的作用。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请同学们自由发言,介绍自己知道的动物尾巴的作用。明确:猴子:猴子的“第五只手“帮助猴子爬树,跳跃,采摘果实,甚至可以作为秋千玩耍。兔子:尾巴短小,利于逃跑,遇到危险情况也可以脱掉尾巴上的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