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3.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二、解读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1.指名读,评议。2.加上提示语读,如: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相机提问:为什么只许进不许退?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5.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三、解读第二句话“你们已经到头了。”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9.小结,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四、解读第三句话“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投影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里肯定有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就是你们刚刚的。”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五、解读最后段落“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齐读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引号的作用。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5.老师示范理解: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6.指名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