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1发现与明确问题通用技术教研室徐园园一、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能判断是否具备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能力和条件。二、教材分析本课选用教材是广东科技出版社的《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本课是第三章第一节《发现与明确问题》。教材前两章以技术与设计的基础知识为主,并介绍了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教材的三、四、五章围绕着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展开,依次学习如何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实施制作、评价改进等一系列的内容。本课作为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的开篇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确定值得解决的问题,这为今后学习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设计详案、如何实施制作打下了必要的基础。本课开展得好,接下来的技术设计才不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才能具有实际意义。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形成对技术设计过程中“发现与明确问题”阶段的实践性感悟和理论性认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技术发展的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加深价值判断和技术创新理念,提高技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较好地融入技术社会打下良好地基础。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发现问题的重要性2、了解发现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3、能够通过判断可行性,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二)、过程与方法:首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发现问题的重要性;再以头脑风暴训练的形式体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激发学生的设计思路;发现问题后,以实例辨析训练结合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和价值。(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关注社会技术发展的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加深价值判断和技术创新理念,提高技术素养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等方法发现问题2、能够通过判断可行性,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和价值1教学设计难点:能够通过判断可行性,明确设计问题的内容和价值六、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强烈。学生也具备了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学生对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已形成了初步认识。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很少关注自己身边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对高中生而言,学生并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是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兴趣。有的学生虽然能发现问题,但没有技术设计意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深入系统的分析问题的本质。因此,在本节课中,首先运用了大量的事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头脑风暴训练和实例辨析训练,促使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并思考;并且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展开小组讨论进行协作式学习,提供自我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全面促进其自身发展。七、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头脑风暴训练法、实例辨析训练法、小组讨论探究八、教学流程框架九、教学过程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导课1、播放视频:我们身边的技术设计作品——折叠捕鱼网。介绍这是我们身边同学的发明专利。2、列出该作品的技术设计一般过程。提问: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首要环节是什么?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材料。分析该作品的技术设计一般过程。回答:发现问题。以获得发明专利的同学的技术设计作品参赛情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导课: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承上启下,从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分析出发现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头脑风暴训练,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发现设计问题通过实例辨析训练,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明确问题的方法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式协作学习教学设计3、我们只有发现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在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阶段开展不好,接下来的所有活动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