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地理课堂光泽县崇仁实验学校余万有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中起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犹如电影、电视剧中的导演。要导好课堂,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创设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巧用地理课堂语言、借用课堂生成资源,地理课堂就能生机勃勃、多姿多彩。一、创设生动的地理教学情境。新课程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学的情境创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理教学情境通常有问题情境、悬念情境、媒体情境和活动情境。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我们教师常用的创设地理教学情境方式。我们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却蕴藏着问题的内容上挖掘启发点,在无疑处设疑,学生往往会一下子瞪大眼睛将注意力聚焦到教师所提问题上。如讲授秦岭—淮河一线时,引用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的故事《晏子使楚》的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文中“淮”指的是什么?它与什么山脉共同构成了我国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问题二:文中“水”和“土”各指什么自然地理要素?又如降到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时,可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把0°经线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你认为合适吗?”提问具有探究性,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纷纷翻课本、地图册,积极思考。再如把二小儿辩日作为导入地球运动知识,让学生解释孔子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都忙于思考,寻求答案,这不就达到让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目的吗?2、创设悬念情境。悬念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地理教学的课前或课后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欲。如去年讲到日界线时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一孕妇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先后产下一对龙凤胎,他细心的丈夫记下了儿女出生日期:男孩,2008.12.31。女孩,2009.01.01。问学生:男孩大还是女孩大?为什么?或问学生有没有一年过二次生日?怎么过?上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学生自然而然对课堂内容更加关注。在讲授一节课结束后,也可为下节课设置悬念来个请听下回分解。3、创设媒体情境。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为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它的优越性、高效性,被广大教师所青睐。若在课件中恰到好处地选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诗歌等,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手段,即能丰富、深化教学内容,又能把课本知识与歌曲、诗歌等内容、优美旋律融为一体。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中国的河流介绍长江时,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长江之歌》音乐,观看长江沿线的风光。把歌词中蕴涵的丰富地理知识挖掘出来。问:“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分别说明那些地理问题?又如课件中用诗朗诵《乡愁》引入“祖国宝岛—台湾省”的教学。诗中表达海峡两岸人民的思恋之情,随着朗诵者的朗诵,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落实,也为上新课夯实基础。4、创设活动情境。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游泳时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只能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知识;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只能在学习中学会知识。”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拨动学生探究的神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在学习降水的形成、类型,讲二个小故事:一年的冬天,俄国的一次晚宴上,室外寒冷,刮着大风。室内人们欢歌跳舞,热闹非凡。有人打开窗户,突然室内飘起雪花。起初人们认为雪花是室外飘进来的,午夜的天空并没有下雪只有室内别有洞天;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诸葛亮用火攻围在山中,准备自杀,突然天降大雨。请学生读课本,解释现象。通过故事活动情境的创设,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二、巧用地理课堂语言。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样的教学语言显得太苍白,很难在学生的脑海里荡起层层涟漪。课堂上形象、生动、诙谐的语言犹如菜肴里的佐料,色香味俱全,秀色可餐。可以说优美生动的课堂语言,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地理课程有着丰富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