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正比例》习题1第一课时一、按规律填数。(1)(1,36),(2,18),(3,12),(4,____),(5,_____)。(2)116,14,(),4,16,()二、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1)一筐桃平均分给猴子,猴的只数和每只猴分桃的个数。()(2)c=4a,c和a。()(3)大米的总质量一定,卖出大米的质量和剩下大米的质量。()(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5)圆锥的底面积和高。()三、解决问题1.学校组织同学参观爱国主义图片展,每60名同学聘请2名讲解员作介绍。全校990名同学参观,需要聘请几名讲解员?2.有一堆煤,3辆卡车8次可以运完。如果要6次运完,需要安排几辆这样的卡车?3.右图表示的是一根水管不停地向水箱注水,水箱内水的体积的变化情况。(1)看图填表:注水时间/分5813水的体积/升102046(2)图中的A点表示()分钟时,注入水箱内水的体积是()升。B点表示()。(3)当22分钟时,水箱内有水()升。第二课时一.填空题1.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根据要求填空铺地面积(平方米)12345用砖块数255075100125(1)表中()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表中第三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第五组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是(),比值是().(3)上面所求出的比值所表示的的意义是(),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的()是一定的,所以铺地面积和砖的块数().2.练习本总价和练习本本数的比值是().当()一定时,()和()成()比例.二.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2.被除数一定,商和除数.3.小明的年龄和他的体重.4.天数一定,生产零件的总个数和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三.思考.三种量的关系是:a×b=c1.如果c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2.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比例;3.如果b一定,那么a和c成()比例.第三课时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2、练习本的单价一定,买练习本的数量和总价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3.磁悬浮列车匀速行驶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1)图中的点A表示时间为1分钟时,磁悬浮列车驶过的路程为7千米。请你试着描出其他各点。(2)连接各点,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吗?(3)根据图像判断,列车运行2分半钟时,行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行驶30千米大约需要几分钟?4.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5.下表是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时,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6.总产量一定,每公顷的产量和公顷数是不是成反比例?为什么?7.(辨析)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反比例。8.(1)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2)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9.分别说明大米的总千克数、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这三种量中,每两种量的比例关系。(1)大米的总千克数一定,每天吃的千克数和天数;(2)每天吃的千克数一定,大米的总千克数和天数;(3)天数一定,大米的总千克数和每天吃的千克数。10.判断。(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6)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7)订阅《小学数学评价手册》的份数与所需钱数成正比例。()(8)在400米赛跑中,跑步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9)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10)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1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12)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第一课时答案一、(1)6、3(2)1、64二、(1)是(2)是(3)否(4)是(5)否三、1.332.43.(1)注水时间/分58101323水的体积/升1016202646(2)10、20、(3)44第二课时答案一.填空题.1.(1)(铺地面积)(用砖块数)(用砖块数)(铺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