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时刻进行知识更新海门市货隆初级中学高胜强暑假里,我参与了南通市、海门市和学校组织的学科培训及素质教育讨论活动,通过学习,我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本人任教多年,特别注重自己在课内外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得体规范,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二、用知识更新引领自身专业成长。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正确舆论导向下,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尤其重要。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本人感到自己知识底蕴不足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仓库,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争取向专业型、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三、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创新教材,让教材鲜活起来。我以前都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材讲什么我就教什么,教材知识怎样呈现我就如是呈现。脱离了参考书好像心里一片空虚,手足无措,结果一堂课下来不知教会了学生什么,自己心中也无数,这种教死书,学生厌倦自己头疼。如果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教材,教材在你手上就不是一本普通的教材,而是一本鲜活的知识传统媒介。经专家的指点,自己不断探索,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课堂上逐渐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对教材知识的教授顺序进行大胆的调整,这不仅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给自己的教学带来许多新异的刺激,产生研究教学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打造课堂新风貌,让课堂灵动起来。我们多数教师包括我都喜欢课堂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安静、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学生能配合你的课堂等。这种课堂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值得怀疑,暑假培训学习让我有所触动,深深悟出许多课堂是值得我去追求的,教师不能求课堂静,静的如一潭死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这同喂鸭子有何区别呢?如果我们的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组成若干学习小组,师生互动,1生生互动,与大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古今名人对话,穿越时空,穿越地域,展开想象的翅膀,我想我们的课堂会另有一番风景,教师的职业倦怠也会因此消弱。打造生活课堂,让知识更加鲜活。打造生活课堂就是将鲜活的情境引入课堂,这种突显新、奇、特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为课堂学生学习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让课堂灵动起来。要达到这种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平时留心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