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悠远古风》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分三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内容为演唱《阳关三叠》、欣赏埙独奏《怀古》。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琴歌《阳关三叠》让学生去体会古代音乐文化的精髓,感悟五声调式及展衍反复、叠叠引伸等手法表现离别之情的作用,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2、通过欣赏《怀古》这首古曲,使学生对埙这一古代乐器有所了解,体会古代音乐的风格。3、通过对比欣赏表现“离别之情”的音乐作品,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阳关三叠》,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阳关三叠》,了解并熟悉埙这一古代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穿越”这一词语我想同学们都不陌生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长廊,去聆听远古的乐音,去吟唱盛唐的古韵,最后一起去演绎你我的豪情!(直接实物导入)每组发放一只埙。提问:是否认识?看视频《埙简介》,带着问题欣赏:①什么时期产生?(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发展阶段是商周)②是什么类型的乐器?(吹奏)③什么材质?(石、骨、陶土彩陶、瓷等)④几孔?(一音孔-多音孔)二、聆听远古的乐音-欣赏《怀古》:闭眼听赏(专注、凝神)《怀古》,请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你的听后感!(埙的音色?乐曲的情感?)古朴、悲凄、沧桑、神秘、旷古、凄厉、低沉、苍凉……3、小结埙4、布置课后作业:画中有乐,乐中有画。请找一幅与音乐相吻合的画!1三、吟唱盛唐的古韵-《阳关三叠》:接下来让我们再穿越到唐朝,跟着著名的诗人王维一起去渭城送别他的朋友元二!1、欣赏歌曲《阳关三叠》:听男声独唱版本,更能反映出当时王维送别友人的情景再现!请分组讨论听后感!因为初三的学生区别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对知识结构比较丰富,信息量较多,由学生自行进行分析,《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学生学过,不必像语文课一样一一分析,请学生简单介绍他所知道的相关信息(王维简介、歌曲背景、作者情感,更多的是从音乐的角度去感悟这首经典之作。如:五声调式--商羽调交替、节奏--附点、切分、八度跳进、速度缓慢,反复叠唱的作用?为何这样创作?八度大跳音程、切分节奏的使用,使音乐起伏跌宕、富于变化,表现了激昂难平的情绪,将友人离别时难舍难分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分析为主,发现问题,自行互相解决,教师补充为辅。简单介绍杨荫浏(译谱):(1899-1984)无锡人,中国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学家《中国古代音乐史稿》2、学唱歌曲:①唱谱,在解决了难点后直接跟唱乐谱。②有感情大声朗读歌词:a、熟悉歌词。b、大声朗诵就是歌唱的状态,为演唱做好准备!③跟唱全曲。④歌曲处理:速度徐缓,能用连贯的气息、柔和的声音和充满友爱的情感演唱;前半段柔和、深情,后半段内心激动,体现出离别的痛苦,最后感叹,渐慢渐弱给人以期待、回味的诗意想象。⑤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时间允许可请个别学生表演唱)四、简单拓展:演绎你我的豪情-《放心去飞》(用三分钟时间简单拓展,不用过多展开,以至脱离本课重点)①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是自然规律,而悲欢离合是我们人类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古往今来有许多来表现离别的艺术作品,请举例!(古诗词、歌曲、散文、绘画、舞蹈……)2②如果你是主人公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离别之情?③升华:下面请同学欣赏当年风靡全中国的组合小虎队演唱的歌曲《放心去飞》,这是他们三个好朋友其中一个要去服兵役而解散组合时演唱的。请你和《阳关三叠》作一比较,在这首歌中你体会到的是什么!区别于古代的离别(难相见),现代的高科技与信息发达(可以常来往、视频、通话),我们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珍藏记忆中的你,好男儿志在四方,离别为了更好的相聚!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聆听了远古的乐音-埙独奏的《怀古》、吟唱了盛唐的古韵-《阳关三叠》。感受到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让我们为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吧!另一方面,我们对比欣赏了现代的离别之歌《放心去飞》,演绎了当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