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九色鹿教学目标: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教学准备:《九色鹿》动画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4、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民间故事情节生动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个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2、人们为什么叫它九色鹿呢?3、由敦煌壁画导入。(边播放课件,边进行解说。课件自动播放。结束导入后,单击鼠标,出示课题。)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4、你觉得这只鹿怎么样?二、理清课文脉络。1、这个民间故事好听吗?让我们自由读读课文吧。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调达泄露调集暴露指名读齐读(2)故事中还有两个很特殊的生字。(1)出示课件:义笔顺——点撇捺①我们来看古人写的义——(板书:義)上面是个“羊”字。古人非常崇尚“羊”,所以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喜欢把“羊”用在最好的字眼上,看“美丽”的“美”,上面就是个“羊”字。②课文中有带“义”字的词,赶快去把它找出来:“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义”在字典上有好几种意思,在这两个词中,“义”是什么意思呢?出示:A意思B指拜认的亲属关系C道义D人工制造的请学生选择后,再让他们思考题干中义项的“义”该选哪个?③教师小结这两个词的意思。(2)出示:誓,发誓的誓,上面是个“折”字,古人在发誓时,一般手执枝条,发完誓就折断枝条,意思是如果违背了誓言就和这枝条一样。【字词的教学很有特点。首先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字词展开教学,具有针对性;其次教学方法体现多样性,再次还关注了字源文化的渗透性。】(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这个民间故事好听吗?谁能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4、教师指导简要概括的方法:用上“救”和“出卖”,这两个词,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5、指导学生分好段落。6、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7、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民间故事就是这样,故事里面有故事,情节非常曲折生动。五、再读课文。让我们再来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六、书写生字打开习字册,提醒难写字的写法。(魂残)设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九色鹿是一只美丽神奇的鹿,它仅仅是一只美丽神奇的鹿吗?它还是一只怎样的鹿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品读故事重点语句,体会九色鹿和调达的性格为人,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研读2到5自然段,体会九色鹿的品行。1、过渡:通过刚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九色鹿的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它的外形美丽神奇。九色鹿仅仅是美在外表吗?他还是是一只怎样的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更深入地认识它。2、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的2到5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九色鹿还是一只怎样的鹿?你是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见义勇为出示: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读了这段话,你觉得九色鹿怎样?为什么?(1)“立即”说明了什么?(当时九色鹿救调达时速度非常快,毫不犹豫)①九色鹿是否察看了一下河水的深浅?是否有一丝担心自己漂亮的皮毛被污染了?此时它的脑中就两个字--救人!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