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动:下雨的时候(语言)唐夜2012年5月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中的对话,学习词语:淋湿、顶着、蹦蹦跳跳。2、知道在同伴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同伴。准备:课件,白纸等。过程:一、谈话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引导幼儿猜一猜)师: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什么东西就淋不到雨呢?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都知道下雨的时候我们要用到雨伞、雨衣,这样我们身上就淋不到雨了,衣服就不会湿了。师:如果我们的身上淋到了雨,衣服也湿了。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淋湿。(引导幼儿学习淋湿,并请一个幼儿解释“淋湿”是什么意思。)师:下雨了,我们小朋友可以用雨伞,可是小动物们怎么办呀?老师这就有一只聪明的小白兔,它呀在下雨的时候会有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吧。二、听故事(幼儿倾听)三、提问师:故事的名字是什么?(下雨的时候)师: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小白兔、小鸡、小猫)师:小白兔用什么好办法避雨呢?(避雨就是不让雨淋到)(荷叶当成雨伞顶在头上)四、看课件,分步听故事(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课件一:师:小白兔是怎样来到草地上的?(学习词语:蹦蹦跳跳跟幼儿一起用动作表示。)师:小白兔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下雨了)师:小白兔有没有淋到雨,那它想了什么来避雨的?(来到河边摘荷叶。)小白兔怎样用荷叶避雨的?(学习词:摘、顶。请幼儿用纸来表演这些动词。)课件二:师:小白兔走呀走,前面遇到了谁?(小鸡)师:小鸡怎么了?(被雨淋得叽叽叫)师:小白兔看见小鸡被雨淋到了,它连忙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导幼儿说出:小鸡,小鸡,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先请个别幼儿回答,然后集体练习。)师:这时候,小鸡有礼貌的说了什么?(让幼儿学说:谢谢你,小白兔。)课件三:师:小白兔和小鸡一起顶着大荷叶走啊走,又看见了谁?小猫在干什么?小猫被雨淋到了,喵喵直叫。小白兔和小鸡对小猫说了一句什么话?(引导幼儿说出:小猫,小猫,快到叶子底下来吧!)师:小猫会说什么?(让幼儿说:谢谢你们。)课件三:师:小白兔把荷叶当成雨伞,说明小兔的小脑袋怎么样呢?(很聪明)师:小白兔遇到了困难会动脑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白兔吗?为什么?(它会帮助人)师:那我们像这只小兔学习好吗,当别人有困难了,我们要学会主动的帮助他,如果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衣服不会穿了,我们可以帮他穿,或教他穿,如果活动时哪个小朋友跌倒了,我们可以扶着他起来,如果……我想小朋友要能一直帮助别人,互相帮助,这样我们自己会更很快乐。五、结束师:故事中的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小动物都去做游戏了,小朋友们我们也一起去做游戏好吗?(带幼儿出去游戏)活动反思:《下雨的时候》是一节小班的语言活动,我们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手段来辅助语言故事的教学。我的第一个目标是理解故事内容,会说故事中的对话,并学习一些词语。我在看课件这个环节体现出来了,让幼儿先学会故事,然后进行对话表演活动。但是让幼儿自己练习的环节短了,如果能在看课件时,一边看一边暂停幼儿跟着学,或者直接录音来调动幼儿兴趣,那就更有效果了!第二个目标是知道在同伴有困难时,主动关心同伴。这个目标似乎有点牵强,开始我觉得互相帮助的案例是孩子们的生活中最随时可见的,如:帮好朋友穿衣服、两个小朋友一起搬玩具、以及别人摔倒了,我们去扶她等等。但幼儿却说不出来。活动中,对于“淋湿”这一词语的学习,使幼儿将故事名字相结合了,估计这词对他们来说有点抽象,所以在解释词语“淋湿”就显得多余。总体来说,幼儿对整个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是课件中的动画部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每人发的小荷叶也有点多余,扰乱幼儿思维,我想若能准备一片大荷叶在课后表演中,幼儿会更感兴趣的,固然对故事的理解,对话的训练也会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