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八年级生物教案6单元第15章第1节第6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1)区别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2)描述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来源:学&科&网Z&X&X&K](3)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4)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2.能力目标(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3)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生命、关爱生命。(2)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3)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心脏的结构和生理功能;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难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和血压。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血液分层的实验2015年8月29日1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八年级生物教案6单元第15章第1节课时1/4(第1课时/共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血管新课的引入: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血液来完成的。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流动的动力是什么?生: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的管道中流动的。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的搏动。板书:血管师: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回忆初一学过的知识,血管分为哪几种?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摸后回答。师: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生:观察后回答。师: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2015年8月29日2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八年级生物教案6单元第15章第1节出示三种血管的挂图:让学生观察挂图并结合书本讨论以下问题:1、动脉和静脉是如何定义的?2、动脉、静脉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如何?[来源:Z+xx+k.Com]3、从挂图上分析比较三种血管管壁的厚度、管腔的大小有何不同?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后,老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予以补充和修正。老师进一步依据挂图,为学生具体讲述动脉管壁和静脉管壁的特点:(1)动脉管壁一般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层主要是弹性纤维和平滑肌,使血管具有弹性和收缩性。大的动脉中层厚,弹性纤维多,故弹性大。(2)静脉的管壁相对较薄,弹性较小。提问:动脉、静脉管壁弹性大小不同与血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动脉、静脉的分布有何不同?举一至两个你知道的血管的例子。[来源:学科网]设疑:一般说:“水往低处流”,那么,下肢静脉的血液如何往上走流回心脏呢?教书出示挂图(或让学生看书第29页图VI-26),使学生了解在四肢的静脉的内表面有一些瓣膜,叫静脉瓣。让学生讨论:四肢的静脉瓣有什么作用?2015年8月29日3扬中市西来桥学校八年级生物教案6单元第15章第1节教师讲解:肌肉收缩,压挤静脉,(静脉壁很薄,易被压挤,)这时,两个静脉瓣之间的血液被分成两部分,上部的血液冲开静脉瓣继续往上流,下部的血液由于重力下降时,静脉瓣关闭,而停留在血管内;肌肉舒张,压力降低,下段的血压高,冲开静脉瓣,血液向前流动,这保证血液送回心脏方向,而不会倒流。教师可演示模型来加深学生对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的认识。教师提问:毛细血管是一种什么样的血管?为什么叫它毛细血管?学生回答:它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老师根据挂图讲述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1)毛细血管极细,内径仅有8~10微米,(2)管壁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但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一个70公斤的人,把他的毛细血管首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转一圈。提问引起学生探索:根据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你推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怎样?在血管内血流方向应该是什么样?[来源:学#科#网Z#X#X#K]学生回答:血流速度:动脉管内血流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