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力量——我的成长故事以评促改小学语文1班梁绮灵这是我踏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作为一名新教师,对班主任的工作还不大了解。回想将近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一路有坎坷,同样也有收获。今年我担任的是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一开始对班级以及孩子们的个性还不够了解,所以开始接手的时候,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每天我会以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从早读到下午的放学都会全程跟着学生,连课间我也会到教室进行巡视确保他们不出什么错。虽然基本能保证班级的正常运转,但是每天都会被繁琐的班级事务弄得筋疲力尽。后来更发现,这样的管理方式欠妥。有一次,因为我要外出听课学习,没有像往常一样监督巡视班级。等我回校后,发现当天的班级扣分严重,特别是课间的纪律以及值日清洁等方面。那时我火冒三丈,认为学生把我平日的努力付之东流,当时,我狠狠地训斥了学生。当时有的学生用怯生生的眼神在注视着我,有的是委屈的,还有的甚至是愤怒……训斥完后,我气愤地离开教室。连续几天的时间,整个班级氛围都显得低沉沉的,学生情绪非常的低落,没有一点朝气。而我也是在生闷气,上课提不起精神,完全失去了作为新教师的朝气和活力。这样的情绪一直蔓延着,压得我透不过气。在隔壁班的陈老师好像发觉了什么,找我谈话。她说:“我们做老师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理解的心,理解学生的心理,允许学生犯错,可不能以大人的标准一味儿地衡量他们。遇到问题,要好好地解决,可不能再像个小朋友似的在意气用事,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听了这番话,我如梦初醒。对啊,我现在是老师,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啊,怎么能跟学生这样僵持下去呢?不然班级会被我毁了的啊。在脑海里,我一直我回想1起当天那些充满着情感的眼神,就像利剑一样刺痛着我的心,使我对自己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质疑,难道保姆式的管理真的是有效的吗?难道这种快刀轧乱麻的严斥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了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面。后来,班长找到了我,把同学们的感受告诉了我。她说:“老师,我们一开始对你并不熟悉,也不习惯你重新定下的班规。以前的老师不会像你那么大声地骂我们的,而是非常的温柔,那时同学们都挺乖的,能够好好地遵守纪律。”班长的这些话,再次警醒了我,使我努力地寻求解决的办法。首先,我开展了一个班会,主题是“我心中的班级”,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心中所期待的是一个怎样的班集体。接着,我来总结大家的意见,概括出大家心中的班级形象,接着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大家该如何完成这些目标,创设我们美好的班集体。最后,我向同学们进行了真心表白。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脸蛋,我敞开了心扉,说道:“同学们,老师为前几天对你们大发脾气表示道歉。”我看到学生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开,种种吃惊的样子映入眼帘。我接着说:“同学们当天的班级扣分,我应该更加细致地询问原因,了解事情的原委。而不应该一味儿地发脾气。即使同学们做错了,老师也应该和你们一起来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仅仅只是指责,这是没有进步的。今天,老师知道了大家心中的班级是怎样的,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我们的目标吧!”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是学生得到老师理解的回应。从这件事情,我明白了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力量。因此,我做了以下反思:1、作为班主任,在接班的时候,首先必须了解班级的整体状况,以及学生的性格爱好、个性特点,这样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教育。2、建立良好的班风是关键。班主任起到的是掌舵的作用,必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目标,并且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规划,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当遇到士气低2落的时候,班主任要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并相信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好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