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整队”——体育课上不可忽视的课堂常规于素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新课改以后,体育课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集合整队相对有所减少,尤其是小学的体育课,上课铃一响,任课教师一吹哨或喊一声:“同学们!快到老师这边来,上课了!”于是,学生迅速跑到老师跟前,有的是仅仅围在老师周围,听着老师接下来要讲什么。诸如此类的教学场景并不少见,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体育课上不集合整队了?尤其是在观摩课上出现这种现象,是为了体现创新吗?集合整队作为体育课堂的开始,作为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该不该少?体育课上应如何认真履行常规?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从新课改后集合整队的缺失现象,引发了对体育课课堂常规问题的讨论,旨为一线教师认真履行常规提供方法借鉴。1.新课改后履行体育课堂常规存在的诸多问题新课改后,体育课堂常规的履行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既包括是否履行、如何履行的问题,也包括履行的如何的问题。1.1未完全履行课堂常规的现象较为普遍体育教学中有诸多的常规,如集合整队、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准备部分做准备活动、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课的结束小结、归还器材等都是课堂常规的具体内容。但教学实践中,却有很多的课缺乏完整的常规履行,如有的课不集合整队,有的课不安排见习生,还有的课不检查服装,更有甚者,有的课在结束部分不做放松整理活动等等。这既是新课改过程中突出存在的现象,同时,在课改之前,很多课上也存在常规履行不全现象。1.2取消集合整队是对新课改创新的错误理解前面已多次谈到,新课后体育课堂上尤其是小学体育课堂明显存在着变换集合方式或不集合的现象,变换集合方式,也算是有集合,但是不像过去那样以四列横队或其他列数的横队集合,而是学生围成圆,或半圆形集合;还有些课在课一开始,就快速跑到老师面前,全班同学簇拥在老师身边,把老师团团围住。好像这样的形式就代表着某种创新,其实不然,新课改并没有明确以这1样的方式体现创新,况且,集合整队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师生关系,还是保证有序、有效、安全教学的需要。1.3课堂常规履行中的有量无质现象有些体育课上,课堂常规样样都有,但是,有的体育课却明显存在着应付现象。如集合整队学生不能做到快、静、齐;宣布课的目标和内容时目标不具体;安排见习生却不提任何见习要求;结束部分1-2分钟舞蹈就匆匆下课等。这些诸多现象的发生,都是有量无质的具体体现。课堂常规绝非在体育课上应付差事,每一项常规都直接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既然上体育课需要履行常规,就应该认认真真的落实,一切不利于教学的应付现象都是不可取的。1.4对体育课堂常规执行者的认识存在一定片面性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什么,执行者是谁,既不单单是教师的事情,也不单单是学生的事情,但目前存在着将其孤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如有人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该研究者将课堂常规的执行者片面地归结到学生身上。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课堂常规是教师的事情,如有人说“体育课堂常规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履行的具体规定。”实际上,体育课堂常规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一些规定性。2.体育课课堂常规的分类及其内容体育课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体育课堂常规不是可多可少的,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是必须安全按照常规履行,否则就难以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一句空话。2.1体育课堂常规的分类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如何分类,笔者从不同的视角将其进行了归纳,如表1所示。表1体育课课堂常规分类分类视角类别从时间段划分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从执行者划分教师常规、学生常规、师生共同常规从内容上划分教学常规、服务教学的常规2从形式上划分显性常规、隐性常规…………从表1所显示的各种分类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当然,还会有更多的视角来进行分类。但无论如何分类,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