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训练半个月第15天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复辟./辟.邪提.防/提.醒风雪载.途/载歌载.舞B.东莞./莞.尔朱拓./拓.片济.济一堂/无济.于事C.稽.查/稽.首间.断/间.距寡廉鲜.耻/数见不鲜.D.裨.益/裨.将解.数/解.元靡.靡之音/望风披靡.解析A项分别读bì,dī/tí,zài。B项分别读ɡuǎn/wǎn,tà,jǐ/jì。C项分别读jī/qǐ,jiàn/jiān,xiǎn/xiān。D项分别读bì/pí,xiè/jiè,mǐ。C2.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熟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街上车流如洪水,各种“紧急拆迁,疯狂甩卖”令我厌恶,振聋发聩的流行歌曲令我烦躁,我发现我竟找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心情糟糕到了“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步。于是我迅速回到学校,走进了图书馆,这才发现,原来这里才是宁静的世界,没有了粗俗、躁动、狂热,只有呼之欲出的书法作品、伟人画像和那浩如烟海的书籍。徜徉其中,含英咀华,我才真正体会到学海无涯,也真正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好意境。A.振聋发聩B.三月不知肉味C.呼之欲出D.浩如烟海解析A项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用在此句对象不合。B项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美妙,用在此句属望文生义。C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与书法作品搭配不当。D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B.解决上幼儿园难和上幼儿园贵的问题,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供给多样化和家庭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差异化。C.墨西哥的一家歌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歌舞厅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在“供给多样化”后应加“的格局”,在“需求差异化”后应加“的现实”;C项“原因是……”和“由于……所引起的”杂糅。答案D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各篇都相对独立,可以单独成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本书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绪便显得十分复杂。①成为深藏于作者胸间的锥心透骨的痛②全书整体上又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③湘西居民古朴原始的生活与生命形式固然使人倾心神往④其中人事情景、古今未来滚动交织融成一片⑤浸透着作家发自内心的乡土悲悯情怀⑥未来湘西的何去何从又让作者困惑迷茫A.④①②⑤⑥③B.③②⑥①④⑤C.⑤②⑥③④①D.②④⑤③⑥①解析六句话主要说明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湘行散记》的结构特点,一是体现的作者情感。从横线前“相对独立”分析,接下来应该是《湘行散记》的“整体”特点,然后写湘西居民如今的生活以及作者对湘西未来的担心等。答案D二、名句名篇默写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4)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三、语言表达6.阅读下面的诗歌,根据后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运用描写手法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欧阳修《田家》)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体会原诗的意境特点:清新、自然。然后运用描写手法展示这一意境,注意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