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思考——从学校“阴盛阳衰”现象看拯救男生的紧迫性醴陵四中李云希在我国男女比例近1.05:1,但是从中学到大学,男女生比例逐渐倒挂,高知“剩女”不断增多。中学阶段问题男生比例却在大幅度上升,这些未来男人的总体表现显著弱于女生,“男孩危机”无不让家长和老师忧心。以至于许多社会有识之士呼吁:“拯救男生,刻不容缓”。一、拯救男生,并非危言耸听1.1问题学生比例,男生占有“绝对优势”。随机抽取我校某学期严重违纪学生处理情况显示:在全部违纪学生中,男生占95.7%;在学生行为习惯考核评价中,因行为习惯不良受到处分的男生占89.8%。在随机访问株洲地区的几所初中和高中时,学生违规违纪现象男生比例均在90%以上,老师几乎发出同样的感叹:“如今的男生怎么啦?!”1.2学业危机已经让男生颜面尽失。目前全国2亿多中小学生中,“后进学生”5000多万,男生超过80%,重庆市在一次中学学科科状况调查中发现,优势科目男生只有3科(物、化、地),女生6科,学科总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1999~2008高考状元男生由66.2%下降到39.7%,女生由33.8%上升到60.3%(02年除外),2006~2008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1.3体质危机,不仅仅是危及男生一生幸福。中国男孩变“矮”了,与上一辈相比,中国男孩长高了,但与韩国和日本男孩相比,中国男孩就变“矮”了!7-17岁男生比同龄日本男生矮2.54cm,比韩国男生矮近2.6cm。男生的身体素质也在持续下降1985年到2005年的10年中,肺活量累计下降相当严重,城市男生下降304ml、农村男生下降312ml;男生体质健康也在持续恶化,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等方面,7~22岁城市男生肥胖的比率由0.19%飙升至11.39%。体质危机,不仅危及男孩一生,更会危及中华民族的种群延续。1.4心理危机,越来越困扰男生成长。网络成瘾是目前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严峻事实,在我访问的学校中,因为网络成瘾而违规违纪的学生全部是男生,受处分学生人数排第二位。某校一男生翻墙外出上网而遇害,我校也有高三学生在高考前夕为了玩《英雄联盟》,结伴跳窗翻墙通霄上网。如今农村学生因为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其主要对象还是男生。“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坚强”似乎是男生形象的象征,让许多男生缺少了正常宣泄不良情绪的管道,加上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和无知,出现心理问题后选择求助的男生比例相当小,在我多年咨询实践中,男生求助比例不到10%,长期不良情绪的积累让本可以随时解决的一般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疾病,有的甚至是精神病,本人在某精神病医院调查时发现,新增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主要是男生。1.5社会危机,让家长和老师不堪其扰。男生的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缺乏责任感和暴力与犯罪。责任感是男人安身立命之本,责任感是一个男孩成为男子汉的晋身之阶。然而,我们看到一些1男孩责任心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的调查,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湖北、辽宁等地对1,000位公众就关于“青少年责任感的问题和公众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只有26%的被访查者认为“较好”或“好”,而45%的被访者给了“差评”。本人在做个别咨询时,发现男生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多数诱因是“不愿承担责任”和“责任重大却无力承担”。男孩是一个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体。未成年人犯罪被列为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公害,而在未成年犯罪群体里面,男孩绝对算得上是主力军。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在我国的工读学校中,男生9090人,女生只有1245人,男生所占比例是女生的7.3倍还多。在我访问的学校中,因为校园暴力事件而受处分的学生人数排第一,全部是男生。男性比女性有高得多的犯罪潜能。着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曾做过这样的断言: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学者戴特·奥藤有感于男性的高犯罪率,在《男性的失灵》一书中干脆用《犯罪,你的名字是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