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言句子复习策略:逐篇过关,全面掌握中考文言文篇目中的所有重点语句的翻译。尤其是在背诵文言文时,要边背诵边理解句子的意思,做到一举两得。翻译方法:1、保留2对应3更换4补充5调序6删除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词语、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例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翻译: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并被录用为相……例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2.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例: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翻译:然而侍候守卫的大臣在宫中不敢懈怠。•3.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还有,凡是通假字,•在翻译时,都要换用本字。例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古今异义词,案件)例2: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假字,通“披”)4.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语意不清。例1:(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省主语)例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谓语)例3: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省宾语)5.调序: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例1: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例2:能谤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例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于乱世苟全性命,不求于诸侯闻达)例4: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6.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舍弃不译。例1:夫战,勇气也。(“也”无义)例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焉”表句末语气,不译)例3:怅恨久之。(“之”补充音节,无义)另外,翻译时主要注意古汉语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用典等。比喻要翻译出一定的文采,借代要翻译出它的代体,用典要知道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