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课件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课件_第1页
1/1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课件_第2页
2/13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课件_第3页
3/13
8拿来主义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肆无忌惮地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执行一条卖国投降路线。真是“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为了强化法西斯的思想统治,蒋介石还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妄图用封建伦理道德来抵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思想的传播。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当时在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当时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本文为什么不直接从“拿来主义”写起?这样写有两个作用。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弯子,实际上先破后立,把“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铺垫,“拿来主义”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选择自己最欣赏的句段品读、鉴赏;交流品读体验。作者为何用“大宅子”来比喻“文化遗产”而不是用一些古董或珠宝来比喻?“大宅子”是一个整体,里面有许多东西如“鱼翅”“鸦片”等,用来比喻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并存,具体形象,从而用简省的笔墨将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复杂的重大问题阐述得轻松自如,形象易懂。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使用了老百姓口语中常用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把“闭关主义”必然演化为“送去主义”的深刻道理一语道破,暗含对“闭关主义”者的揶揄。犀利幽默的语言。1.用词灵活,亦庄亦谐,幽默而极具嘲讽意味:将熟知的俗语、成语加字减字(碰了一串钉子,堂皇);贬词褒用(吝啬),褒词贬用(丰富、大度);语义、风格不一的词前后搭配(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如:“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引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本或旧小说中的套话,后文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化用商店广告,都含有强烈的讽刺性。2.描写形象而极具嘲讽意味。如:“活人替代了古董,……一点进步了”都是反语,将“活人”与“古董”并举,又称之为“进步”,具有很强的讽刺性。有人说,从文化交流、中外文明对话的角度看,文章有关梅兰芳到苏联以及法国香粉、美国电影等的论述是错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探讨:结合背景分析鲁迅狠批“国粹”的真正目的是打击反动的复古势力,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对法国香粉、美国电影的论述意在突出对于外来文化应主动去拿而非被动地全盘接受。有报刊载文《洋节入侵,圣诞节将成“第二春节”?》,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洋节入侵与传统节日的不断淡化?对待洋节:不拒绝,不崇尚,了解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究洋节受青睐的原因以及对于振兴传统节日的借鉴之处,接纳而不代替传统节日。对待传统节日:认识并理解传统节日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意义;认识到传统节日淡化的根源在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节日缺乏真正的“热爱之情”;认识到与传统节日相伴的民俗如踩高跷、耍龙灯、舞狮子、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等,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同时也有与当代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之处。对于传统节日,我们首先应“拿来”,然后“挑选”“辨别”,在继承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谈谈本文所阐述的“拿来主义”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4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