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1234知人论世•一个()的杜甫5•1、杜甫的诗被称为(),他被后人冠以()的美称。•2、古人评价杜甫的名句最著名的是(•)•3、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诗作风格多样,以()为主。诗史诗圣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实三吏,三别沉郁顿挫•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5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6诸葛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树森森。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7柏:象征坚强,忠贞,烘托出诸葛亮的伟岸形象蜀相:着重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流露出渴望建功立业的渴望,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隐痛.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自空12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13揣摩语言想象意境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寂寞和感伤寄寓冷清寂寥融情于景以乐衬哀自空——独自——白白地意境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聆听拓展一(炼字)(一)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二)答题步骤1,解释这个字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诗眼是自和空。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这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表现了心中的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步骤3步骤4步骤1步骤2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话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试作简要分析。1,释字2,嵌字入句。3,答手法。4,答思想感情诗歌的后两联写了诸葛亮的那些事迹?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诚•泪满襟——景仰其献身精神、•痛惜其事业未竟。21三顾茅庐定天下计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23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24•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