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案例分析案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早晨香喷喷的饭菜是谁给你做的?生:妈妈。(齐声说)师:想一想,父母每天都为我们做些什么?生:洗衣、做饭、送我们上学……(学生发言积极主动,教师适当地发挥了“导”的作用。)师:同学们,你的周围还有谁帮助过你?生:我的同桌。有一次,我忘了带笔,同桌借给了我。二、新授:师: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业的人在为我们服务?小组讨论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小组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生1:医生。我们有了病是医生给我们治好的。生2:建筑师。我们住的房子是建筑师为我们盖的。生3:农民。我们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种的。生4:清洁工为我们打扫卫生。生5: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6:……(同学们通过讨论,体现了“合作”的学习方式。)师:那么,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生1:我们得了病没法治。生2:我们没房子住。生3:我们没粮食吃,环境很脏。生4:我们将无法生活。(通过“假设”让学生认识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导入课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师:同学们,既然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为我们服务,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他们。那么,我们应该向他们说声什么?生:谢谢你们!(齐声说)课后反思: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是用来辅助教学的,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必强用。李老师通堂课没有使用多媒体,但仍能把课上得如此生动,让学生学得如此投入,这就够了。我们不必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显得突出,就千方百计地使用多媒体,因为它毕竟是用来辅助教学的。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的学习顾问。教师要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通过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李老师正好在正确的引导下做到了这一点。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中,李老师都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符合新课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