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有效课堂教学”物理科教研教案(高中部)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015年4月22日星期三课题6.5宇宙航行授课人康守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会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分析解答有关卫星运行的问题;(2)掌握三个宇宙速度,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简单了解航天发展史。(4)推导卫星运动规律,能用所学知识求解卫星基本问题。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能力;(2)培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3)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和推导及合理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激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2)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教(学)具、资料难点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与卫星发射速度的区别多媒体课件关键在设计中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通过设疑→思考→启发→引导这样一条主线,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情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平抛运动、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律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合理诱导,按照迁移规律科学地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探究,获得新知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一)播放视频,激发情感播放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视频片段(二)观察思考,合作探究1.诱导观察:(1)课件动画展示:在某一平台上先后以不同水平速度抛出小球。(2)课件展示牛顿设想,并用动画动态演示设疑: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能使抛出的物体成为人造卫星,那么这个速度多大呢?播放视频学生观看教师课件演示学生根据演示大胆猜想2.设疑: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教师出示两种方案学生分组推导①②v=阅读教材并回答:三种宇宙速度各代表什么含义(三)精心研究,合理推导引导学生推导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规律1.设疑: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2.由知r越大v越小,可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把物体抛得越高给它的初速度应越大,这相互矛盾吗?(四)梦想成真世界航天史和中国航天史(课件展示)(五)对应练习(见课件)课堂总结(见课件)作业:(见课件)教师给出两种方案学生分组计算,并展示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宇宙速度建立物理模型,明确卫星运动的动力学方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区别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学生阅读,加深情感体验板书设计宇宙航行1、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2、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规律运行速度角速度ω=周期T=2π课后反思检查意见:签字:月日rGMvrGMvrGMvr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