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教育的意义摘要:汉字书写,是孩子较早接触和学习的内容之一。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写好字的问题看轻了,在价值认知上也出现了偏差。汉字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中小学中开展书法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而且,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书法教育、价值、策略正文: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汉字为载体来记录汉民族语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黑格尔说:“中国书法最能鲜明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丰子恺说:“中国人都应该学习书法,因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寄托在毛笔里”。学习书法应该从小学抓起,它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一、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汉字是汉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熊秉明先生把它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一点也不过分。当今,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对写好字的问题看轻了,在价值认知上也出现了偏差,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书法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学中开展书法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记载,文字从甲骨文开始,就与书法紧密联系。晋“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云:“夫三端(文士之笔端,武士之剑端,辩士之舌端,是为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即孔子所说的礼、乐、射、御、书、数)之奥,莫重乎银钩(此银钩指书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三端”之中,书法是最为奇妙的,六艺之中,书法是最为深奥的;在汉代国家设有专门的书学博士;在唐代书法是考进士的必修课;书法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也是中国现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世界上曾经有多少文明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独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当时领先于世界,即使在工业文明的今天仍然放射着异彩,具有无限的生命力。而书法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更是中国艺术的主流。而作为在校学生,学好书法、写好汉字理应成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人人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标志。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书法,能促进学生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学习品质。正如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的,“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学习书法可以使人变得细心,容易集中注意力,因为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为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块文字。书法实际上是以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运笔的疾缓来抒发情感的。当然,作为一个小学生,一下子要求他们站在这个层面上去理解、欣赏美是有难度的。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正确的笔顺去写,注意笔画间呼应的规律,力求先将字写正确、规范、整洁,再是美观;进而,通过名帖欣赏和书法技能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美的,怎样才能更美;最后,用美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5、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思维能力。汉字的构造是以形会意,这是世界各种文字所不具有的。无论是实用型书写技术还是书法艺术的创作都有利于观察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美国有位科学家曾做过多次人类智商的测试,结果总是中国人智商最高,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汉字的独特作用。经过研究证明,左脑管辖语言中枢,负责理解文字、语言、数字、计算,即负责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