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班级:一年级课题:5的加法教师:徐先明时间:2007年11月26日5的加法教学内容分析:得数是5的加法是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第二课时。它是5的组成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教材首先安排了5的组成等复习内容,目的是为接下来学习5的加法算理作知识铺垫,因此复习5的组成显得十分必要。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得数是5的加法的算理和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结果不变的知识。同时,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结果不变与初步培养聋生心算技能也是本节课难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应适当注意对这两方面的渗透教学,施教过程中也要兼顾学生主观能动性,应给予他们合理的探究学习机会,以更好地活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生动地学习。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有13名学生,其中优等生、中等生各约4~5名,待进生约4名。特别是他们的年龄、现实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导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既重视面向全体又照顾个别,以保证学生共学共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得数是5的加法的算理正确计算,明确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结果不变;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根据图示实际操作写出相应算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发展抽象心算技能,能表述算式实际意义;3.价值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对算理的实际对应统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用性,以增强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得数是5的加法的算理和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结果不变。教学难点:交换加号两边的数结果不变与心算技能。教学方法:以直观演示法、讲授法为主,以实验法、练习法为辅。教学资源:多媒体幻灯片、小磁铁吸盘、实物图片等。课型:新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利用小磁铁吸盘让待进生个别操作再回答,教师简要说明其意义。2.3+1=1+3=待学生集体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式题,结合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明确:交换加号两边的3和1,得数仍是4,结果不变。三、导入新课教师讲述:刚才我们复习的是5的组成和得数是4的加法。加法14412332计算就是把数合并在一起,算出最后的结果。那么怎样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得数是5的加法知识。板书课题:5的加法。四、新授(一)教学小兔子图1.教师展示左图,边指图演示边作情景演说:一群小兔决定在一起开会,先到了一些白兔,黑兔因为贪睡来迟了,也急忙跑来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先到的白兔有几只?后到的黑兔有几只?开会的小兔一共有几只?应该选择什么算法?教师发动学生们数一数总数。待学生观察思考片刻,教师点名让待进生回答后演示图意,带领学生说明:先到的白兔有4只,后到的黑兔有1只。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明确:要求总共有多少只,就是把白兔和黑兔合并在一起,所以应该选择加法计算。师生共同结合图意列出算式:4+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数一数总数,明确并展示计算结果:4+1=5。之后,教师结合图示复述算式的数学意义:4只白兔和1只黑兔合并在一起,应该选择加法计算,总数是5。2.教师展示右图,边指图演示边作情景演说:这群小兔决定再次开会,上一次黑兔因为贪睡迟到了,所以这次早早的就先到了,过了一会白兔们也来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先到的黑兔有几只?后到的白兔有几只?开会的小兔一共有几只?应该选择什么算法?教师简要演示图意,师生共同总结:先到的黑兔有1只,后到的白兔有4只。要求总共有多少只,就是把黑兔和白兔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然后教师让待进生尝试说出算式,之后征求其他同学是否同意。再展示算式:1+4=5。教师让优等生尝试说说算式的意义,再进行补充讲解,同时教育学生养成守时的好习惯。(二)教学小朋友唱歌图1.教师展示左图,边指图边作情景解说:某学校合唱队进行小合唱表演,左边站了3名女生,右边站了2名女生。教师提问:要求合唱队一共有几名女生,应该选择什么算法?教师让学生思考后共同说说列式的方法和最后的结果,之后复述图意:要求合唱队一共有几名女生,应该选择加法计算。展示算式:3+2=5。2.教师展示右图,边指图边作情景解说:某学校合唱队进行小合唱表演,左边站了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