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丹顶鹤教材简析:读这一课,感觉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美。图美,文更美。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而插图是教材的辅助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形象地拉近了课文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理解课文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篇课文的插图以蓝色为背景,描画了丹顶鹤在空中展翅飞翔以及在湖边悠闲活动的场面。两幅插图色彩鲜明,把丹顶鹤的形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与第一幅插图相对应的是第一自然段的文字,以及第三自然段中“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这一句。读这些文字,眼前仿佛看到“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从远处飞来”,它们边飞边“唱着嘹亮的歌儿”。这歌声伴着它们美丽的身影由远及近,并又渐渐远去,让人不由得产生无限遐想。如果说这是一幅动态的、像放电影般美好的画面,那么课文的第二幅插图让我读到了更丰满的美。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图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都可围绕这幅图展开。教学时,我们可截取画面中静立的那只丹顶鹤作为特写镜头,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它的外形美(颜色美),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反复朗读文本词句,寻找“洁白、黑、鲜红”等表示颜色的词语,体味丹顶鹤的色彩美,抓住“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等词语体会丹顶鹤与众不同的修长体型,感悟丹顶鹤是多么逗人喜爱。选取这只静立的丹顶鹤作为欣赏对象,结合相关的文字,学生能较快地将丹顶鹤美丽的形态映入自己脑中。结合二三自然段的教学,我们可让学生发挥想象,画一只美丽的丹顶鹤,这样一来,学生对丹顶鹤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欣赏丹顶鹤在湖边生活的整幅画面,这又将学生从静止的画面带入动态的画面中来。此时,我们可结合第四自然段文字以及第三自然段中“引吭高歌”、“高雅”等词语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看着图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丹顶鹤在湖边活动的情景,让他们进一步感受丹顶鹤优美的姿态和丹顶鹤生活的无忧无虑。再欣赏这幅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自由、安逸、和谐,表现得是那么淋漓尽致。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和谐美吧。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可联系第一自然段展开,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遥远的北方飞来”、“第二故乡”、“带着自己的孩子”、“三五成群”、“无忧无虑”、“度过整整一个冬天”等词句,体会丹顶鹤对这儿(黄海之滨)的喜爱,从而进一步体会人们对它们的关爱,并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学会与动物和谐相处。课文美丽的图画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我想,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带领学生凭借插图中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放飞他们的想象,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让他们领悟出相关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读课题。想象一下丹顶鹤的样子,充满想象的读。你知道丹顶鹤吗?看图:丹顶鹤怎么样?美美的读,再读课题。二、初步感知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丹顶鹤的世界。打开课本到122页,跟录音轻声读,读完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评:真会读书,边读边想才会有收获。三、读课文,解决阅读障碍。1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回读,不把句子读破。难读的地方多读读。2读:课文有4个自然段,每个组推选一名平时读书需要帮助的同学,一起来听他读得怎么样,读得好要鼓掌,读错了一起帮助他好吗?相机出示难读词句(生字注音),帮助学生正音断句。神仙(Xiān)的旅(lǚ)伴黄海之滨(bīn)无忧(yōu)无虑(lǜ)唱着嘹(liáo)亮的歌儿/从遥(yáo)远的北方飞来。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bó)子和翅膀边儿/却(què)是黑的。丹顶鹤不论(lùn)是在地上引(yǐn)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xiǎn)得那么高雅(yǎ)。3读:(1)一起再来读读这些难读的字、词、句。(2)把词句放回课文,自己读给自己听,只许读一遍,如果一遍就能读好,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回读,不把句子读破。给自己在课题旁画上个带笑脸的苹果。四、学习生字。能读好书,更要写好字。(一)给生字归类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独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