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编制人:丁焱审核人:周骏时间:2013.11.18考试说明(1)“师夷长技”的主张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教材梳理一、“师夷长技”的主张1、表现(1)“开眼看世界”代表林则徐魏源地位近代中国______________的第一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史实在广东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编撰《_____________》一书,阐述“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______________有重要启迪作用(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①含义:以____________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______________来挽救清朝的封建统治。②代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_________。③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步。2、评价(1)洋务思想是对魏源“师夷长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都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____,都对当时的传统观念形成冲击,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有利的条件。(2)“师夷长技”思想仍然是中国传统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体系,只看到中西方之间在器物层面的差距,没有认识到根本的制度差距。二、维新思想1、背景(1)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_____________的兴起,一批有识之士觉察到洋务运动的某些弊端,开始突破“器物”的限制,形成早期维新思想。(2)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奠定理论基础。2、内容变法图存,实行____________,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3、代表(1)康有为:撰写《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借助______的外衣,否定___________,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梁启超:发表《___________》,宣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3)严复: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国家属于________。4、影响(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2)维新派反对_________,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_________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史料探究材料一在闭关时代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下,林则徐开始时跟所有封建官僚一样,有偏狭自大、不合时务的陈腐观念,对中国以外的世界茫然无知。为了制定战胜敌人的正确策略,他努力探求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探究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林则徐探求西方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收获和影响?材料二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探究2:魏源《海国图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材料三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黼《中国近代史》探究3: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变法理论?巩固训练1、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2、“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4、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越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