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让我们喜欢每一位孩子内容摘要:假期里,看到《莫愁---家教与成才》中有一篇文章《女儿的潜力让我目瞪口呆》,感触很深,所有的幼儿是为教师的欣赏和爱而来园的,爱他们就要赏识他们。幼儿园赏识教育,就是要赏识、善待幼儿;就是要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中,教师要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做到赏中有识,识中有赏,赏识交融。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开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观点如下:一、面向全体幼儿进行赏识教育。二、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孩子。三、抓住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四、赏识表扬要与其他手段优化整合,巧用“批评”。五、父母参与赏识教育。六、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正文:假期里,看到《莫愁---家教与成才》中有一篇文章《女儿的潜力让我目瞪口呆》,文中一位母亲说起她孩子的经历:在幼儿园,老师总是数落女儿的种种不是:所有小朋友画出的大熊猫的眼睛都是黑色的,惟独女儿画成了红色;女儿的眼手协调能力不如同龄孩子好,画画的时候总是把颜料涂到框外;不听老师的话,不遵守纪录、、、、、、但孩子的母亲说:“不要强迫她,她可以学不会这门技艺,可是,她不可以从四岁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气”。现在,孩子上三年级,学校举办“我制作的神州七号”的绘画大赛,她的画是班上唯一被选中展览的,老师表扬画得非常富有想象力,颜色涂得均匀、鲜艳。这位妈妈说:在幼儿期,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学不会,但一定要保护好她的想象力,她的自信心。耐心等待,她会突然释放出让你目瞪口呆的潜力。其实,这就是“爱”,就是“赏识”。文中老师的言行也值得我们引以为戒。当幼儿来园后,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所有的幼儿是为教师的欣赏和爱而来园的,爱他们就要学会赏识他们。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人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是欣赏幼儿,识是认识幼儿,赏识幼儿就是要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性格开朗、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那么如何在幼儿教育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呢?根据我本人的教育实践和参阅大量的参考文献,有如下几点观点:一、面向全体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我们教育者面对的是一群受教育者——全班幼儿,而不是单个的个体,赏识表扬的手段要面对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经常受到表扬奖励的机会,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个幼儿。对于那些能力稍差或行为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幼儿,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这样幼儿将会从老师肯定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励使本来细小的优点得到放大,表现会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进步。教师的一句表扬有时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幼儿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的。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幼儿的肯定和期待,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心地教育每一个幼儿,无论是调皮的、文静的;还是漂亮的、不漂亮的,多表扬奖励,多肯定赞美,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养成环境。二、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孩子(一)信任孩子信任孩子是赏识教育的原则之一。在幼儿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怯懦的幼儿,他们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进行大胆发言、歌唱表演,甚至不敢抬头看老师一眼。孩子们即有脆弱心态又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前者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后者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用信任的眼光、信任的手势、语言和信任的力量来激发他们。(二)尊重孩子赏识是一种尊重,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