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醴陵四中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新课标·政治·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一、考纲展示·体系构建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三、巧学增分·能力提升一、考纲展示·体系构建1个关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个态度: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2个表现形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3个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3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考点扫描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纲展示思维导图一、考纲展示·体系构建核心考点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特别提示】民族节日、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较为典型的体现形式。此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都能体现文化多样性。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2)文化是世界的: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特别提示】差异≠优劣。各民族文化有差异,但没有高低贵贱和优劣之分,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文化的繁荣。【特别提示】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样对待。发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在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要学习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真题演练命题角度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2014·福建)精湛绝伦、底蕴深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认为应淘汰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错误的,所以B、D两项不选;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A项,“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说法错误;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感知民族文化的成就,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二、基础梳理·考点突破命题角度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2.(2014·江苏)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A.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