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提问低效探析丹徒区荣炳中学212126倪须庆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地应用,它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不当的提问,轻则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则影响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甚至增加心理负担,产生厌学情绪。本文旨在找出一些数学课堂教学中低效提问的现实模型,在实际教学中力求避免徒劳的提问,多提高效的问题,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扎实。关键字:课堂提问,低效探究“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著名教育家用这些语言高度概括了提问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地应用,它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美国学者史蒂文斯把提问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反之,不当的提问,轻则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则影响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甚至增加莫须有的心理困惑,产生厌学情绪。低效提问与高效提问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自觉摒弃低效提问,课堂提问的效果就会得到保障。专家和同仁找出了许多低效提问的原因,例如:①目的不明确;②零碎不系统;③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④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没有间隔、停顿,或自问自答等。我执教数学二十多年,经过认真的回顾与反思,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时常提出低效的问题,初步总结有以下原因。1、数学课超出规定课时。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中考、高考仍在进行。为了考出优异的成绩向领导汇报,向家长交待,主要学科加班加点习以为常。许多学校领导认为:“得数学者得天下”,对数学倍加关照,挤占其它学科的时间给数学。时间过多,很多数学教师的时间观念淡化,效率意识下降,认为这节课不行,下节课可以补。如果只有国家规定的课时,没有学校自行增加的课时,教师“只有向45分钟要质量”,必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好一节课,教师要花费几节课的时间,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分钟。学校随意给教师增加课时,教师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认真准备那么多的课呢?敷衍了事也在情理之中。2、缺乏课题研究的理念。在以往的备课研究中,我们也进行提问设计。因对课堂提问统领教学效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怎样设计问题花的时间不是很多。常常是从教学内容中找出几个问题,只考虑教学内容因素,设计的思想比较朴素、单一。提问是为了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局面,只考虑“有问”,想不到去追求“精问”。教师提的问题平淡,学生的大脑不能被调动得高速运转,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效果欠佳。有时教师被学生问成哑巴,出现尴尬的场面。我们教师有必要把课堂提问作为课题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掌握一些有效提问的理论与技能,了解一些低效提问的形态及避免措施,关键时刻能化险为夷,甚至弄拙成巧,上出精彩的教学片断。3、缺少富有个性、幽默的语言。一道数学题出示以后,老师会问:“谁会做”,没有学生举手,老师再问:“谁会做”,有时一连问几个谁会做,机械的重复,会使课堂气氛变得凝固起来,不能激发学生的斗志。问过谁会做后,不妨问问“谁来试一下”,“谁来抛砖引玉”,“谁能拿下它”等等,题目如果较难,教师可以问:“谁能做出第一步”,把问题的难度降下来,防止冷场。对于学生在计算中常出的错误,许多老师会责怪学生“怎么又错了”。大家都知道,责怪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对策,教师下意识的会先责怪学生。学生初次做错的时候,我先帮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正确做法,把较为经典的说法或做法让学生记住(教师的概括必须容易记住),学生下次做错的时候,我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