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上课时间:2012年6月11日总课时数:第67课时教学内容:26剪枝的学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中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的能力。3.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重点:紧扣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朗读体会,懂得“减少”是为了“增加”的道理。难点: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要引导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知识,还要从生活中学习。教学准备:事先要搜集一点有关于剪枝的知识,做好多媒体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1.教师启发谈话:我们东山被誉为“天堂中的天堂,花园中的花园”,我们周围有许多花果,农民伯伯视它们为珍宝,但小明有一天却看到了这样一幕。2.视频展示(农民伯伯剪枝的情景)3.教师引导启发:农民伯伯是在破坏吗,那他们在做什么呢?学生介绍。(结合课前同学搜集的剪枝知识谈话)4.教师板书课题,启发引导:剪枝方面还有好多知识,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必然会有更多的收获。二、自读课文,了解概意1.教师提出自读要求:字字入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己尝试解决。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部分词语让学生认读,帮助学生正音。(注意:“剪、减、番”是前鼻音;“疯、仿”是后鼻音;“嚓”是翘舌音。)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错的字词,读破的句子。(注意指导好“好奇、养分、干吗、好好的”几个词的读音。)3.分小组通读课文,交流一下已经理解或不理解的词语,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三、选读课文,交流感受1.教师启发引导:这篇课文对人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对景物的描写又非常细致,请你选择喜爱的自然段读一读,评一评,交流一下自己朗读后的感受。2.学生自读。当学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教师出示视频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谈体会,再让学生朗读。3.学生交流朗读,相互评点,并且谈谈自己的体会。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识字,并且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2.教师重点指导“舞”。3.学生描红,教师作个别指导。板书设计:26剪枝的学问满脸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