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中期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B、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为八个部分2、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治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A、房玄龄、杜如晦B、姚崇、宋璟C、卫青、霍去病D、宋濂、郑和3、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局面形成于()A、隋文帝统治时期B、隋炀帝统治时期C、唐高祖统治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4、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增加到841万户,这是()A、贞观之治的成效B、农业发展的结果C、开元盛世的成效D、任用贤能的结果5、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A、突厥B、回纥C、吐蕃D、靺鞨6、印度是世界闻名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7、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的交往国家是()A、天竺B、新罗C、波斯D、日本8、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B、人们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D、戚继光打败了倭寇的消息在日本传开9、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10、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A、辽B、西夏C、金D、元11、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C、唐朝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12、费老师在介绍我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1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3、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1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A、忽必烈B、铁木真C、努尔哈赤D、皇太极15、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A、隋——西晋——秦——元B、西晋——隋——元——秦C、秦——-隋——西晋——元D、秦——西晋——隋——元16、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舍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的职责中共同的是()A、对西藏军事、行政事务的管理B、对全国佛教事务的管理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D、对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的管理17、在我国56个名族中,形成于元朝,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是()A、藏族B、壮族C、回族D、维吾尔族18、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9、中国古代设立丞相和废除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20、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闭关锁国是指严格禁止对外贸易②闭关政策的实施有预防西方殖民势力入侵的目的③闭关政策阻碍中外文化的交流④闭关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中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2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①废丞相②迁都北京③实行削藩政策④设立东厂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23、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佛法B、民族融合C、中外交往D、开发南洋24、清朝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