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案例一、设计策略突出三个结合: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思想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二、内容分析本专题介绍从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现实的历史发展线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表明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方向。三、学生分析已有基础:初中学生学过俄国十月革命的有关知识。认知水平:初中阶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学生本就薄弱的知识已经忘记了,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平时也偶然接触前苏联题材的影视作品,但还需发展分析问题、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四、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2)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堡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3)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的社会状况,及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间的相互联系。3.综合运用与拓展(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那么,为什么俄国能够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与俄国落后的国情是什么关系?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是一回事吗?──请准确把握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环节的含义,及其对十月革命发生的决定性作用;理解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的不同性质和内在联系。(2)二月革命发生后,俄国政局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这一局面是如何结束的?《四月提纲》提出无产阶级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的途径。那么,为什么走向了武装起义的暴力革命道路?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主要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有何重要意义?──请掌握《四月提纲》的内容、意义;分析理解十月革命条件成熟的原因和表现;了解十月革命的经过,把握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伟大开端,你能说明理由吗?──请从俄国国内、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4.过程与方法情境再现,问题探究。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五、教学手段多元互动、图片、讲授、研讨指导。六、资源整合:图片、网络等。七、基本程序1.课前准备:了解基本史实、整理结构、资源利用。2.问题导入:以1917年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创设问题情境。3.系列研讨:分组探究。4.形成评价:小结。八、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来看课本第126页右上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的真实情形,他成功地引导俄国度过了战争和经济危机。在20世纪初,列宁领导了一场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革命,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引向高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次革命运动。一、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观条件。(分小组讨论回答)〔学习之窗〕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合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提问: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一个偶然事件?2.为什么这场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爆发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俄国。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立;2.四月提纲──提出过渡任务;3.七月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4.八月决议──决定武装起义;5.十月革命──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提问:1.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式的特点是什么?其形成原因怎样?你怎样认识2.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三、伟大的开端1.革命性质;2.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