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正阳门大清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华表一般由底座,蟠龙柱,承露盘和其上的蹲兽组成。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因此它又叫“诽谤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蹲兽名叫犼,性好望,天安门后的犼,头朝向宫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君出”。天安门前的犼头朝向宫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君归”。端门午门内金水河内金水河的作用一、宣泄雨水二、防止火灾三、满足宫中营造用水四、风水上的需要五、建筑设计上的需要太和门广场太和门太和门是外朝三大殿的正门,为宫中等级最高的门。明清两朝均有“御门听政”之制,即文武官员早朝,皇帝接受臣下朝拜和处理政事制度。太和门太和门铜狮子太和殿太和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模最大,建筑形制、装饰与陈设等级最高的殿宇。太和殿在明清时期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场所,“每岁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及国家有大庆典,则御殿受贺”,皇帝登极、命将出师也多在此殿举行。太和殿脊兽须弥座兽头——螭日晷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嘉量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具,置于石亭中,放在太和殿前象征国家的统一和集权。铜鹤铜龟吉祥缸藻井中和殿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保和殿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朝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候,皇帝要在保和殿内更衣。在年底,还要在此宴请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举行宴会。而且是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云龙石雕石雕高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达200多吨。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纹,下端是海水江牙纹,中央是飞云簇拥的九条蛟龙。乾清门乾清宫乾清宫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韩愈《六合圣德诗》中的诗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明朝和清朝初年是皇帝的寝宫。雍正以后成了皇帝听政的地方。在每年过节的时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宫举行庆典活动。清朝“康熙智擒鳌拜”、明朝的三大疑案“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发生在乾清宫乾清宫交泰殿交泰殿交泰二字取自《易经》中的天地交泰,象征着帝后生活和谐。是册封皇后和皇后过生日接受朝贺的地方。交泰殿坤宁宫坤宁宫原为皇后的寝宫,到了清代改为祭神和皇帝结婚的场所。养心殿养心殿雍正到清末近200年间,清朝皇帝大多住在这里,养心殿就成了他们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皇帝常在这里召见大臣、发号施令。养心殿正殿养心殿东暖阁养心殿西暖阁三希堂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养心殿后殿御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