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梦溪笔谈二则课件VIP免费

梦溪笔谈二则课件_第1页
1/10
梦溪笔谈二则课件_第2页
2/10
梦溪笔谈二则课件_第3页
3/10
《梦溪笔《梦溪笔谈》谈》二则二则《梦溪笔谈》简介全书共30卷,内容涉及天文、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以虫治虫》【原文】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注音:狗蝎()其喙有钳()岁以大穰()傍不肯()xiēhuìrángpáng《以虫治虫》译文: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的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重点字词解释:1、庆州界生子方虫()2、方为秋田之害()3、其喙有钳()4、悉为两段()5、旬日子方皆尽()6、岁以大穰()()7、土人谓之“傍不肯”()重点句子翻译:1、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中心思想: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知识拓展:除了课文所讲的“以虫治虫”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的其他例子吗?请说出一两个。(1)青蛙吞食害虫,保护庄稼。(2)啄木鸟食树洞里的虫子,保护树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梦溪笔谈二则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