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35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法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一、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杠杆教学实物模型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到体验探究教学的乐趣及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二、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设备比较】利用杠杆尺研究杠杆原理的不足之处3.实验数据过多,学生容易弄错或者分析有困难。1.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不形象直观,学生理解记忆有困难;2.学生容易混淆用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阻力点支点用力点利用简单杠杆教学实物模型研究杠杆原理的优点1.实验直观形象,思维可视化,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2.学生能体验到与生活贴近的杠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器材】学生材料:简单杠杆教学实物模型(每组一套)、测力计、实验记录表。教师材料:学生材料一份、教学课件等。【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物模型示意图如右图所示,通过改变支点支架的位置来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相对于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发生变化,用力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体验之后,分组实验,用尺子测量记录不同支点相对用力点和阻力点的距离;用测力计测量记录不同支点时所用的力的大小。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揭开杠杆的秘密。三、实验方法1.教师演示法2.分组探究实验法【实验记录表】实验记录表一支点位置支点在不同位置的时候,你的用力情况如何?支点1支点2支点3实验记录表二支点位置支点离阻力点的距离支点离用力点的距离用力大小支点1支点2支点3我们发现四、实验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简单杠杆教学实物模型,讲解实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2.教师首先进行体验演示,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活动并填写实验记录表一。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体验感受并尝试推测杠杆的原理,针对学生的推测指出:要想得到杠杆的科学原理,我们必须采用科学的实验来进行探究。从而引出下一个实验。4.教师首先进行实验演示,然后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并填写记录表。5.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杠杆的秘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6.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跷跷板、天平等生活当中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思维可视化教学体验探究教学五、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