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复习指南班级:姓名:一、单项选择:()1、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价,主要来自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A、服饰B、心理C、言行D、精神()2、的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A、社会公德B、家庭美德C、职业道德D、个人品德()3、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具有A适用范围的有限性B发展的历史继承性C强烈的纪律性D行动指性()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祖国D爱社会主义()5、是做人的起点A讲文明,讲礼貌B明理C诚信D团结友善()6、要求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7、的情感特征是具有攻击性、隐蔽性、报复性和“同归于尽”的心理。A、羞怯B、嫉妒C、自卑D、孤傲()8、在人际交往中,把对方看得太高,把自己看得太低易形成A、羞怯心理B、自卑心理C、自私心理D、猜疑心理()9、职业女性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要高雅、端庄、有气质。()10、握手礼,应遵循的原则A同时伸手B男士先身手C尊者先伸手D晚辈先伸手A、一定要B、不要C、随便D、可以()11、依法治国真正的、本原性的主体A、人民B、执政党C、政府D、公安局()12、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刑法B、宪法C、民法D、行政法()13、是适用法律的必要方式,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正当途径。A、报复B、惩罚C、诉讼D、反击()14、宪法规定,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A、妻子一方B、丈夫一方C、夫妻双方D、都不是()15、人名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内立案受理。A、5日B、6日C、7日D、8日()16、终身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法方法属于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17、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挪用公共财务以及损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的行为,属于A、贪污受贿罪B、渎职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危害国防利益罪()18、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19、合同的订立是指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而互相之间建立合同关系的行为。A、一方B两方、C、三方D、多方二、填空题:1、职业的功能有,,,,。2、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道德包括:、、。3、职业道德由八个因素构成,即、、、、、、、。4、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把“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五爱”即:、、、、。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强调个人学习活动在一生中自主的多方面的。5、人际交往的原则有、、、。6、男士职业着装多为,女性职业着装多为。7、交换名片的顺序是,。8、法律是国家政治生活和国家权力产生及运行的。三、判断题:1、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2、家庭美德是美满生活的源泉。()3、有的职业,在职业活动中可以不遵守道德。()4、诚信胜过黄金,是无形的资产,是维系真善美的源泉。()5、个人的存在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个人要存在必须要奉献。()6、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可以不再学习。()7、人际交往中,应当把每个人看成和自己平等的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9、中职生不良同伴关系可能导致他们辍学、犯罪等。()10、具有孤傲心理的人总是怀疑他人,对一切人怀有戒备心理。()11、在家交往中,根据谈话内容辅以必要的手势,有助手沟通。()12、纪律与法律作为调整我们行为的主要社会规范,没有任何区别。()13、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4、有期徒刑是终身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15、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16、不管以什么手段,只要合同订立就属于有效合同。()四、简答题1、人际交往的作用有哪些?2、中职生怎样与异性交往?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有哪些?4、如何克服嫉妒心理?五、案例分析某星期六晚十一点,中职生王某攀爬学校院墙,准备去网吧上网,没想到从院墙跳下时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