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VIP免费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_第1页
1/27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_第2页
2/27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_第3页
3/27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复习滑县二中邵玉梅第三单元知识体系总览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基本特征从发展历程看从内涵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历程辉煌见证:汉字/史书典籍再创辉煌独特性:文艺/科学技术区域性:原因/关系民族性:中国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包容性原因原因表现含义、意义集中表现是什么(内涵)核心爱国主义为什么重要性/意义怎么样弘扬的途径时代特征丰富与发展第三单元【考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了解)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敬德保民”思想影响早期的中华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雏形。秦朝统一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汉代儒学确立至尊地位。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宋元明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宋明理学。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今天,中华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考点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⑵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背诵)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史书典籍、包容性)【考点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博大精深的体现(背诵)⑴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⑵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⑶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考点4】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背诵)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70页)【考点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含义(背诵)(70页)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二.【易错易混】•误区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注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误区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注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汉字是文字的一种。•误区3: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注意: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误区4: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注意: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误区5: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注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误区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注意: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借鉴和吸收的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精华。高考真题体验1.(2010年高考天津卷)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解析:此题的审题重点在于明确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的“当务之急”是什么,ABC三项都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单元文化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