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结课的主要方式一、悬念式。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遇事爱刨根问底的心理特点,教师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思维趋势。悬念设置分两种:一种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前一课时设置悬念,它应当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埋下伏笔;另一种是为整篇课文结课时的悬念设置,它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二、变换式。结课时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变换思考,能增强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从而培养创新能力。从哪些方面去变换呢?可变换人物、变换内容、变换结构、变换表达形式等。三、活动式。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以其趣味性受到学生喜爱,它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新知,还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左右脑的功能得到充分开发和协调。活动中结课,可使学生在讨论、表演、观赏、评价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听、说、演、议各种能力得以培养。四、讨论式。针对学生感兴趣或课堂中曾提出的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辩论,在探究中发展思维,形成共识,培养能力。五、拓展式。在课堂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启发学生延伸思维,将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进行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这种结课,将阅读与习作、课内教学与班队活动、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联系,不仅培养了能力,也将学生的思维推向积极的状态。总之,无论采用哪种结课形式,教师都应注意“以人为本”,调控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型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