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比例尺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2.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3.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比例尺同学们,你最想到哪个地方去看看?为什么?2008,北京奥运,这真是举世瞩目。我和大家一样心切,这不,元旦的时候我从郑州坐火车到北京用了6小时,而一只蚂蚁从郑州爬到北京只用了3秒钟,这是怎么回事?(课件出示)蚂蚁爬的是郑州到北京的图上距离1厘米,老师走的却是郑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300千米。教师边说边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300千米师:那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二、动手操作,认识比例尺1、师:你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来个最简单的——画线段。我说物品的长度,你用线段画出它的长,行吗?①橡皮长5厘米②铅笔长18厘米③米尺长1米2、大家都画好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这个1米长的线段的?生:我是把1米长的线段缩小,用1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的。师:你真是个有办法的孩子。都谁想到了用缩小的方法来画的?师:你是用图上几厘米长的线段来表示实际1米的?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1厘米1米10厘米1米2厘米1米师:像这些在图上画出的线段的长度,就叫它“图上距离”,而1米就是实际距离。师:你能用比表示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吗?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师:谁来说说图上1厘米与实际1米的比是多少?这个比表示什么?图上10厘米:1米呢?这个比表示什么?师:这几个比表示的都是谁与谁的比?我们就把这样的比叫做比例尺。(板书课题)3、师:现在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例尺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得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板书)三、讨论研究,理解比例尺1、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带给大家的地图,看看上面有没有比例尺?师:谁找到的比例尺和我们刚才认识的不一样?(我们可以互相看一看,找一找)(找到后展台展示)师:大家看,有什么不一样?师:能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给它俩分别起个名字吗?(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你们真有眼力,数字比例尺呢还可以叫数值比例尺。(板书)用一条线段来表示的,我们就叫它线段比例尺。(板书)都谁的地图上是线段比例尺的同学请站起来。师:我们认识了缩小比例尺、放大比例尺,那有没有既不放大也不缩小的比例尺呢?(有)能说说那是什么样的比例尺吗?(1:1)有没有这样的比例尺呢?我们来看,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说明了什么?师:同学们,不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缩小比例尺,还是偶尔见到的放大比例尺,还是既不缩小也不放大的1:1这样的比例尺,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根据需要来确定。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学校北联华超市小东家体育场(1)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200米,图上距离是()厘米;那么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米,这个示意图的比例尺是()。(2)小东家到体育场的图上距离是()厘米,实际距离是()米。(3)炎黄文化中心在小东家北偏东45°方向,实际距离为800米的地方,请在图中标出炎黄文化中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