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温故知新1: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背景)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③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观念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④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⑤直接因素: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宗教改革运动温故知新2:早期的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1、表现:(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主张: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3)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1)经济因素(根本原因):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2)政治因素(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德国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为实现统一也需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3)思想因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4)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5)(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的原则。宗教改革运动就此开始。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开始:1、开始的标志:时间:事件:2、《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3、《九十五条论纲》的影响(后果):1517年《九十五条论纲》⑴……荒谬无耻;⑵……实际贪财……;⑶……不能赎罪……;⑷……内心忏悔获上帝赦免;⑸……教会带有欺骗性……⑴激起反对教廷风潮,揭开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⑵……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⑶……与教皇决裂……;日耳曼贵族支持路德的原因•王公要的是政治上的主权。由于路德教义否定了罗马教会存在的正当性,因此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但不再需要将税收贡献给意大利,而能留为己用,•更能收回治下教士的任命权。通过任命高级教士,停止向罗马交税,•削弱宗教法庭的审判权,没收修道院的财产。日耳曼贵族打着路德的旗帜,一步步向王权国家前进。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提出的文章:2、改革主要内容:•1)、“教义”方面•(1)基础理论:因信称义《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上帝神职人员信徒上帝信徒天主教的“因行称义”路德教的“因信称义”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1、提出的文章:2、改革主要内容:•1)、“教义”方面•(1)基础理论:因信称义(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2)、“教会”方面•(1)建立廉洁教会。(2)建立民族教会(3)教会应当是教徒的结社。•3)、宗教改革的实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赎罪券不能赦免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须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许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九十五条论纲》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和改革主张探讨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以上材料反映了路德基本的教义“因信称义”否定天主教神学的统治地位,实际上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译德文《圣经》,推动宗教改革拓展;☆经过宗教战争——“教随国定”原则被确定,路德派取得合法地位。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1.直接影响:冲击天主教会统治☆掀起反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闵采尔起义);☆不少宗教团体接受了路德宗教改革;2.其他影响:⑴创建了基督新教;1.直接影响:冲击天主教会统治⑵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缺口,为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一、选择题: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宗教改革的形式。请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