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夏朝:出现公共权力材料:《竹书纪年》:“益干启位,启杀之。”夏启二、商朝:内外服制度(一)内服、外服内服:商王直接统治区域外服:附属国管辖区域内服外服外服外服战争外服支配——没有。商王支配着内服和外服,与附属国形成了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但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自主权很大,有时还与商王发生战争,商王对其控制力是有限的(二)商朝的神权色彩(占卜、人殉、人祭)殷商时期占卜用的龟甲甲骨文卜辞三、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一)分封制1.背景:2.目的:巩固西周统治3.对象:(1)同姓封国:分封的主体(2)异姓封国:4.内容: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建立诸侯国;诸侯国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5.分封制的影响:(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商王与附属国的首领未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诸侯主要是同性亲族西周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西周时期,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周王分封是除了土地外,还有大量的物质、武装和人口分封制下,贵族等级观念更严——分封制是内外服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子女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1.目的:把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2.特点: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二)宗法制西周宗法制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巩固分封,强化王权,家国一体;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4.礼乐制度目的: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制的工具1、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4、西周的封国与商代的附属国本质的区别是A、宗法制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C、共主制D、内服与外服制度5、下列制度中,对我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井田制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这套制度对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也有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到西周末年,这套制度就出现了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研究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