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育学模拟试卷(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教学2、创造力3、道德行为4、鸿都门学5、元认知6、现代教育二、简答(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教育现代化的三种表现2、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3、朱熹读书法4、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三、论述(4小题,每题20分,共80分)1、杜威的教育思想2、终身教育在当代社会的走向3、如何理解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4、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的艺术?答案一、名词解释7、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化发展的个性。8、创造力: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9、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10、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11、元认知:是一种高级思维,是对学习中的认知过程的主动监控,这些监控行为包括如何提出学习任务,监控理解能力和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12、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现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受教育系统内外多种复杂因素制约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问题上的基本观点。二、简答1、教育现代化的三种表现答:一是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教育现代化最宏观的表现是教育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要求。二是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上看,教育自身现代化的内容包括:①教育观念现代化②教育内容现代化③教育管理现代化④教师素质现代化。三是从教育现代化价值追求看,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下列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①教育普及化②教育国际化③教育民主化④教育法制化⑤教育个性化⑥教育多样化⑦教育整体化⑧教育终身化2、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答: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不仅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他把受教育者作为“教”的对象,以教育影响为手段,把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作为活动目的,力求使自己“教”的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自己社会的变化。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其一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他们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需要教师的传授和扩展;其二是受教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在教师的教育下受教育者逐渐从个体的生物人向本质的社会人转变;其三是受教育者也是个缺乏技能的个体,只有在教师的培养下,受教育者才能由消费的个体向生产的社会成员转变。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我国的教育内容由德、智、体、美、劳构成。3、朱熹读书法答:一、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