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一读。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你们看,孙中山的姐姐事怎样的一个女孩儿?(能干、活泼的女孩子)3.小结:第一部分主要讲孙中山有一个能干、活泼的姐姐。正因为姐姐是那样的活泼能干,孙中山才“喜欢自己的姐姐”。4.齐读第一部分。读出姐姐的活泼、能干,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二)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1.小组讨论思考:哪些是孙中山看到的情形?请用“~~~~~”画出来;哪些是孙中山反对妈妈给姐姐缠足的理由?请用“——”画出;妈妈为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请用“……”画出。2.交流:(1)谁来说说孙中山看到的情形?(第二自然段)齐读。思考:这段中哪句话最伤孙中山的心?(“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齐读。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出示: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给姐姐缠足。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怎么会这么痛苦呢?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听到过或所读过的有关资料理解,加深感受。同学们有没有摔断脚的?被缠满绷带的感觉怎样?(失去自由)妈妈在给姐姐缠足,一圈不够,两圈,两圈不够三圈,三圈不够……妈妈用布条紧紧地将姐姐的脚缠了起来。就这样姐姐的脚慢慢地弯曲了,变形了,但是妈妈仍然用一根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学生读)姐姐脚上的皮肤被布条压得鲜血淋漓,但是妈妈……姐姐的骨关节被掰压得咯咯作响,但是妈妈仍然……姐姐脸上的肌肉扭曲了,她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如果你当时就在场,看到了这一切,你会怎么样?那孙中山呢?(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他心疼什么?他又生气什么?(2)孙中山与妈妈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呢?(学生齐读第三至六自然段)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姐姐受罪、不能干活)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引导学生感受妈妈对缠足陋习的无奈,以及内心的痛苦。(叹了口气)(3)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感到怎么样?请齐读第7自然段。结果姐姐变得这么样了?辨析句子: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同学们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下面一句话使你感受到了什么?(伤害之深)3.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事。4.齐读第二部分。(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1.指名读。2.“辛亥革命成功”是怎么回事?(教师介绍:辛亥革命)3.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4.看书上的插图。教师讲述:孙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功劳伟大。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立了铜像。5.小结:这一部分讲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首先废除了缠足陋习。6.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总结谈话。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孙中山先生说些什么呢?想对孙中山母亲说些什么?(联系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2.朗读全文。四、练习讲故事1.理清层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三个部分,各写什么内容。(姐姐勤劳活泼——妈妈为孙中山的姐姐缠足,孙中山极力反对——姐姐从此再也没有笑脸,没有歌声——孙中山破陋习)2.记住重点语句。写姐姐勤劳活泼的语句。姐姐痛苦的样子和原因。孙中山和妈妈的对话。姐姐的两个“再也没有”。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首先废除缠足陋习。3.练习讲述故事。4.当众讲故事。五、写字指导:1.复习生字朗读情况。(学生拿出生字卡片读一读、再出示小黑板抽读)2.指导书写“柴、罪、废、既”。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六、反馈练习:1.形近字组词柴()紫()痛()疼()即()既()踪()综()宗()2.说话练习(1)关于姐姐,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出示:缠足前的姐姐();缠足时的姐姐();缠足后的姐姐()。(2)谁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孙中山喜欢姐姐的原因。七、作业设计:1.请你用孙中山爷爷,我想对...